越南有什麽好吃的?
越南的東西都很便宜。還有很多好吃的。最好是賣零食的。而且可以適當提高。越南小吃比正餐出名多了。最著名的是“越南卷”。在昆明,越南腸粉壹直很受歡迎,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成為可與米線、米粉、面條相媲美的小吃之壹。此外,越南小吃還有雞粉、螺螄粉、河粉、春卷等。傳入中國的“越南小卷米粉”與越南正宗的小卷米粉有很大不同,而且針對中國人的口味進行了改良,所以受到了中國人的歡迎。相比之下,越南人自己吃的小卷米粉口感略差。與中國人的做法不同,正宗的越南小卷通常不含餡。少數有餡的人壹般不包肉餡,只是放壹些鹹菜和花生芝麻之類的冬菜來調口味。但是,最大的區別在於蘸水的配制。國內人通常以醬油為主料配制蘸水,越南人通常以魚露為主料。稀釋後加入香菜、剁椒等調料,味道淡了很多。最特別的是他們喜歡在蘸水裏加壹些西式火腿片,看似增加了營養,也算是對小卷裏肉少的壹種彌補。很多小吃店自己做小卷粉,現在賣。相比統壹購買,這種略顯原始的手工制作更能保證食物的新鮮度。這也讓我知道了卷粉的制作過程,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河內最著名的小吃是各種米粉,其中以雞粉和螺螄粉最為著名。但當我們被導遊領到狹窄的老街,品嘗到正宗的河內米粉時,大家都大呼上當。在我看來,河內的米粉被中國遊客評為“難吃死”的最大原因是口感上的巨大差異。本來米粉的湯就很淡,連米粉本身的酸味都能吃。而且裏面加的雞塊或者螺螄也沒什麽味道,基本都是用淡水煮了再放進去。那些蝸牛除了給壹碗米線增加壹股魚腥味,沒有任何吸引力。在重口味的中國人眼裏,這種東西當然是極其難吃的。雖然總的來說,越南人的飲食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但是在越南,有兩個好吃的東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樣是越南漢堡。這是我給越南人(尤其是中國中南部)常吃的壹種早餐起的名字。因為他們自己對這種早餐並沒有特別的稱呼,只是籠統地稱之為“面包”。面包這個詞並不能反映這種食物的特點。越南漢堡的主體是法國人帶到越南的法式面包,通常呈紡錘形,殼脆心軟。用來做越南漢堡的面包壹般有20到30厘米長。想吃的時候,在面包中間沿縱向切壹個洞,放入雞蛋、肉醬、肉松或肉片(有很多種可供選擇),切成小塊的黃瓜、西紅柿、蔬菜等,再加入各種調料(很多我不知道)。總之大概要加十幾樣東西進去,然後合上洞口做壹個越南漢堡。相比西方漢堡,越南漢堡裏的東西要復雜很多,味道也更符合東方人的習慣。蔬菜的含量更多,油膩程度弱很多。作為日常早餐,越南漢堡比西式漢堡更營養健康。另壹件事是越南咖啡。在法國人的影響下,越南人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越南咖啡和中國的茶壹樣,是壹種受歡迎的民族飲品。城鄉處處都是咖啡館,就像中國古代的茶館。即使在偏遠落後的小城鎮,妳也能輕易找到咖啡館。咖啡館是越南人重要的社交場所。大多裝修簡陋,布局簡單,看起來和小吃店沒什麽區別。相應的,越南咖啡的價格極低,幾乎便宜到中國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在咖啡店裏現場喝壹杯用咖啡豆制成的蒸餾咖啡,其實只需要三五塊錢。這個低價不僅是絕對的,也是相對的。我粗略算了壹下,越南餐廳的菜品價格大約是國內同類菜品的1/2到1/3,而越南的咖啡價格只有國內同類咖啡的1/10到1/20,可見其中的巨大差異。價格低不代表質量差。我們在越南五六個城市的小咖啡館喝過咖啡,每壹種都是現做的,味道絕對不遜於國內咖啡館幾十塊錢壹杯的咖啡。如果以國內常見的“尚道咖啡”為參照,那麽越南80%左右的小咖啡館做出的咖啡都比尚道好。在越南的那段時間,雖然沒有什麽好吃的,但是每天都能喝到上好的咖啡,喝的很平靜,很舒服,也算是壹種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