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有十大名菜(叫化雞、白質西鹵竹筍、斷骨刀魚丸、郭莊炸雞、清肺湯、荷花蟹鬥、斷骨生鴨、松樹草油、油鱔糊、油豆腐湯)和八大名菜(冰黃瓜、潘翔糕、栗子湯、炸血蠟、山藥糕、扁豆酥、銀子糕等)。).其中以酥脆可口的叫化雞最為著名。妳可以在它的出生地Kofukuji附近著名的王思餐廳品嘗正宗的味道。
此外,當地人用血糯做的各種甜點都很好吃,值得壹嘗。
作為壹個江南水鄉,能去常熟品嘗鮮江,品嘗陽澄湖大閘蟹,是壹大樂事。
常熟特產
玉山綠茶
“十裏半進城”的常熟虞山,不僅風景秀麗,詩情畫意,而且盛產綠、爽、香、養的名茶:虞山綠茶。在玉山山頂上,有壹座山,山上有許多奇怪的石頭,形狀像壹把砍斧頭的刀刃。這裏叫劍門,周圍的山很平坦,種滿了茶樹。因面朝碧湖,空氣純凈,每年“谷雨”前後,茶樹長出嫩芽,及時采摘,精心烘焙,制成高檔綠茶,馳名中外,故又稱劍門綠茶。解放後,專門成立了玉山林場,進行統壹管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當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科學栽培使玉山茶更加郁郁蔥蔥。此外,炒制、栽培技術不斷提高,茶葉品質直線上升。玉山林場經營的茶廠生產的正宗玉山綠茶,如今享譽全球。
乞丐雞
叫花雞,又名黃泥燉雞。相傳明末清初,虞山腳下有壹個乞丐。把雞宰了,掏了膛,因為沒有竈具,他就在山上鋪上泥,放在火裏煮,去掉泥殼就吃,非常好吃。“叫花雞”由此得名。民國9年,山景園名廚朱阿爾選用“三黃”母雞(黃羽、黃口、黃腳),加雞胗、鮮肉、火腿、香菇為餡,用荷葉包裹,並改進泥塗等制作工藝,講究火候,燉煮脫殼,不失原形,放入鍋中,澆上芝麻甜醬、香油。因皮金黃,香氣四溢,肉嫩滑,腹中食材適口,色香味俱佳,名聲不脛而走。1983,這道菜獲得江蘇省商務廳名優特產品證書,列入中國菜單。
桂花栗子
在風景秀麗的玉山腳下,玉山盛產珍貴的桂花栗子。常熟有種植桂花樹的習慣。每逢中秋,房前屋後桂花開,村寨飄香。這個時候栗子逐漸成熟。桂花栗子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和糖分,營養價值很高。它們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後吃。生食香甜酥脆,熟食香甜細膩,充滿桂香。如果做成栗子湯,會是壹道清甜爽口的菜;如果用它來烤雞,雞肉爛而脆,味道入骨。這是壹道老少皆宜的名菜。
沒有蝸牛
蝸牛是介形類動物,可以作為食物。世界上所有的蝸牛都被發現了,這是壹個奇跡,但只有常熟興福寺前池子裏的蝸牛是天然的。明代龔的《宋創快比》中說:“壹位禪師出門,見弟子煮螺螄,便將螺螄砸碎。禪師用咒語把蝸牛放進小溪裏,所有的蝸牛都復活了。到目前為止,小溪裏沒有蝸牛。”可見這種蝸牛在幾百年前就存在了,並形成了壹個奇妙的傳說在民間流傳。為什麽這個水池是這只無辜蝸牛唯壹存在的地方,其奧秘需要生物學家進壹步研究和探討。
滸浦黃魚
位於長江入海口的滸浦鎮盛產美味的黃魚。每年農歷三四月,鮮花盛開,風和日麗。漁船雲集虎撲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被稱為“百日黃”的黃魚隨著春天上市了。黃花魚是壹種海鮮。每年春天,漁民出海捕魚,把網裏的活魚撒進船艙,用鹽腌制,所以又叫鹹黃魚。人們買了這種魚,回家去,去鱗,開膛,洗凈,曬幹。可以長期保存,作為家常菜食用。因為黃花魚肥嫩,可以做出各種菜肴。除了腌制儲藏,幹熏、爛漬,或整燉或紅燜丁,都鮮美可口,是常熟人最愛的海鮮之壹。
綠毛龜
綠龜這種觀賞動物成為書桌上的獨特裝飾,尤其是在盛有清水的白瓷碗中,其毛色更加翠綠可愛,賞心悅目。綠龜起源於玉山山澗的陰涼處。秦淮海詩雲,“甲魚之水發皆青”。龜有象牙地板,白頭朱眼的最貴。飼養者壹定要勤洗,水要淡水或淡水。萬壹漂白粉水,頭發就爛了。春暖被捧出神壇,魚蝦在初夏黯然失色。初冬冬眠,進壇或壇,不吃不動,明年清明取出。每個容器會裝壹個頭,裝壹個以上的容器就會掉頭發。
河豚
在常熟的長江口,不僅有鰣魚、黃魚、秋刀魚等美味的海鮮,還有壹種小眼睛、肥眼睛的河豚。這種海鮮雖然好吃,但古時候有句話叫“吃河豚無味”,不過吃的時候還是要小心,千萬不能馬虎。因為這種魚的肚子裏有劇毒,它的脊骨、鰭尾、肝臟等地方都有毒汁。俗話說,有壹圈“絕望的海豚”在吃河。所以吃之前壹定要請有經驗的廚師把魚肚的內臟整理好,洗幹凈,然後放油裏炸,再加調料反復煮,煮到肉爛脆脆再吃。為了防止中毒,吃魚前最好先煮壹鍋“蘆根湯”排毒。總之,吃這種魚壹定要特別小心,防止發生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