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本來就是壹個星名,是幸福、富貴、長壽三星之壹。據《史記》司馬遷正史記載,秦始皇統壹天下時,就開始在都城鹹陽修建壽興寺,供奉南極老人。但後世崇拜他的原因卻大相徑庭。當時人們以為看到壽星,天下太平;看不到就預示著戰爭。在早期的占星著作中,也有人說,如果老星的顏色暗淡,甚至完全看不見,就預示著會有戰爭。
後來壽星演變成了仙女名。民間認為祭祀這位神仙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這也是道教追求長生不老的壹種信仰。
自元代以來,道教神仙隊伍不斷壯大,神仙保佑長生不老是必須的。南極大帝、南鬥北鬥、十二生肖、真王、三十六天罡、六十命核心碑甲子神等。,都有保佑長壽的作用。明政府下令取消秦漢以來的國家祭祀壽星制度。壽星徹底去除了政治色彩,從此大步走入民間,成為中國古代最世俗的神仙。
明代小說《西遊記》寫壽星“手捧靈芝”,頭長,耳大,身短。《警示天下》裏有壹個“幸福、吉祥、長壽”的童話。畫像中,壽星是壹個白胡子的老人,手裏拿著壹根棍子,舉著額頭。
那麽,壽星的原型是誰呢?
東晉葛洪的道書《神仙傳》中說“彭祖”活了760年而不衰老,所以有人認為天上的壽星就是人間的彭祖。四川省眉山市彭山鎮是《華陽國誌》記載的彭祖故裏。
當然,活7000-800歲不可信,但彭祖似乎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關於他長壽的故事早在秦漢時期就已流傳。屈原在他的長詩《田文》中提到過他,孔子和莊周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把他作為長壽的典範。《楚家史》記載他是五帝之壹顓頊的孫子,從夏朝到商朝活了近八百年。
還有壹個傳說是,壽星的原型是壹個叫徐三亭的人。他是河南省濮陽縣徐鎮人。他的頭、身體和腿壹樣長。由於徐三亭樂善好施,樂於助人,人們尊稱他為徐散葉。徐三爺總是幫鄰居看孩子。有壹次,壹個大嫂對同村另壹個很遠的女人說,三爺人真好,剛才還去幫我看孩子了。另壹個女人說,不可能,三爺剛剛在我家。這個故事壹傳開,人們都以為許是個仙女,能把自己分開。徐三亭活到了108歲。他的頭發是金黃色的,胡須長及膝蓋。他平時種的是桃園,只吃桃子不吃飯。傳說他死後屬於天界,被封為壽星。後來為了紀念他,把煙城改為許鎮,並在他生日的2月9日舉行了焚香儀式。
當人們慶祝男性長輩的生日時,他們會用長手杖和白胡子向壽星獻祭。如果壹個女人是壽星,它將作為“麻姑圖”的紀念。所以民間流傳著麻姑是壽星的傳說。《神仙傳》中,麻姑說她和另壹位神仙王“五百多年未見”,可見其生日之長。而且她還說:“我在東海見過三片桑田,水比過去淺了。”在世界上,她看到了從滄海到桑田至少幾萬年的變化,可見她幾乎可以與天地共存。
麻姑不是長生天,而是修身成仙。麻姑出名是因為據說她曾經給太後獻過壽酒。《神仙傳》還記載,麻姑把米扔進朱砂裏,魯說她“生來就有道術,能在水上表演。”傳說她修行的地方叫“麻城山丹霞萬靈洞”,是道教三十六洞第二十八洞,七十二福地第十福地。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在江西撫州任刺史時,曾寫下著名碑刻《麻姑仙壇記》。在鬼城豐都附近,也有麻姑曾經修行或居住的地方,如仙姑巖、麻姑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