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上來說,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小於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 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 11.1mmol/L則提示糖尿病的存在。
血糖高的人需要從飲食入手進行調節,選擇合適的食物來獲取營養,才能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很多人沒有註意飲食的正確,已經血糖高,但是在飲食過程中脂肪,糖分含量多的食物經常攝入,除了讓身體肥胖,還會因為眾多指標出現變化而引發慢性疾病,此時應該註意熱量攝入量控制好,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入,否則血糖會繼續波動,進而增加糖尿病患病率。
為了保持身體 健康 ,需要註意作息的正確。已經血糖波動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通過這種方式來維持內分泌穩定,讓胰島功能正常發揮,胰島素分泌量充足,血糖才能穩定。很多人血糖高,但是長時間存在不合理的作息習慣,經常熬夜,晚睡,這些行為會加速身體衰老,影響內分泌,還可能讓胰島功能進壹步降低。
保持血糖正常,運動量需充足,通過積極鍛煉身體可以促進熱量消耗。很多人血糖高和身體肥胖有關,過度肥胖體內脂肪物質堆積,沒有采取合理的減肥措施,會在缺乏鍛煉之後體重增加,內分泌受到影響,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就會升高。如果可以改掉這種壞習慣,積極鍛煉身體,糖分轉變成熱量消耗血糖也會穩定些。
血糖高應該謹慎對待,通過正確的方式來控制血糖,如果有良好的心態保持,會發現身體指標穩定了。很多人血糖高,但是沒有註意內分泌的調節,經常情緒波動大,而在負面情緒產生之後身體受到刺激,可能還會讓其他指標跟著變化,久而久之血糖更容易失去控制。如果可以穩定調節個人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健康 才能保持。
避免血糖高發展成了糖尿病,需要定期測量血糖,了解其變化情況。很多人知道自己血糖高,但是沒有通過檢查來判斷血糖的發展情況,可能已經有糖尿病發病趨勢,沒有謹慎對待,通過藥物使用來降低血糖,依然會有糖尿病的患病風險。要正確應對這種情況需要定期測量血糖,有糖尿病有發病趨勢,適當使用藥物來改善病情
糖尿病者的血液就像“糖膏”壹樣,心臟要推動血液循環是很費力的,長期下來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且“心血管疾病”也是第二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因之壹。
想象壹下,若我們的器官壹直泡在糖水裏面,就像在泡蜜餞壹樣,長期下來器官和細胞壹定會受損,也就產生許多並發癥,像是:神經病變、傷口潰爛、性功能障礙、心臟病、中風、洗腎、失明…等。
糖尿病者的糖份代謝異常,無法順利進到細胞內利用,這些糖份都停留在血液裏造成高血糖現象。而細胞無法得到足夠的糖份當做能量來源,就會促進肌肉分解來想辦法得到能量,在這樣的肌肉耗損下,體力當然會越來越差,這也是糖尿病患者後期會越來越瘦的原因(但這種瘦是不 健康 的)。
糖尿病是壹種慢性病,在醫學上是不會好的,需要終身吃藥或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因此,糖尿病絕對是預防勝於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部分藥物會使胰臟的胰島細胞雕亡,導致藥物需要越吃越多,等到胰島細胞再也無法分泌胰島素時,就需要終身打胰島素了。
獲得更多糖尿病壹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