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中國國家主席陳曉卿總是被取笑。不管米其林的食材如何,他總會把它們刮掉灰塵,卷起來,讓它們在夏天散發著泥土的味道。
“每個人的胃其實都有壹扇門,關鍵是小時候父母長輩給妳的食物密碼。”
每個人童年味蕾的記憶是最頑固的。它溶解在血液裏,深入骨髓,會在不經意間蹦出來炸妳,讓妳顫抖,讓妳迷失,就像初中的周末午後,妳從午睡中醒來,看著窗外的夕陽,發呆。
其實我們說的鄉愁,大多是壹種“吃愁”,也許是壹碗雞湯面,壹碟薺菜餃子,壹碟奶奶的紅燒肉,或者是壹縷爸爸的龍井茶。
異國的冬夜,剛下班,有點累,在街角撞見壹盞溫暖的燈。店鋪的門簾後,壹股溫暖熟悉的面香撲面而來,妳冒著寒風去拿壹碗手工面。壹碗熱騰騰的面條“呼哧呼哧”響了,妳出了壹身汗。妳的味蕾爆炸了,五官爆炸了。妳小時候味蕾的記憶湧上心頭。
這碗面是鄉愁的解藥。
其實我小時候很煩父母,因為他們不止壹次的嘮叨我,比如“放學馬上回家”、“把作業拿過來讓我看看”、“妳怎麽考了那麽幾分?”為什麽妳的衣服變得這麽臟?“考試快到了,妳在看什麽漫畫?”
即使周末和同學出去玩,也會被父母糾纏半天——“過馬路要小心”、“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九點前回來”...
那時候的女孩,我就是想快點長大,長大了就不會被他們壓迫了吧?那妳壹定要遠離妳的父母,妳再也不會關心我了~
時光飛逝,時光飛逝,時光慵懶地打著哈欠,在舊時光的沙灘上畫出壹片海,不留壹絲痕跡。我在這壹頭,父母在海的另壹頭。
應該開心?我不用聽父母沒完沒了的訓斥。過去日常的家常話,變成了每分鐘幾毛錢的數字信號,從衛星上冷眼接收,然後發射出去,時間差0.00秒。
最近爸媽小心翼翼的發了壹條微信“每天晚上回家看著妳房間的燈滅了有點難過……”
淚水奪眶而出。
爸爸說,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調料,有壹種調料是做菜最重要的。
那就是愛。
我父親是個廚師,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廚師,但在我心裏,我父親完美的廚藝就是周星馳電影裏的廚神存在。
他最喜歡的是雞湯泡飯。燒焦的炒飯吸汁力強又不失風味,微泡軟脆,妙不可言。
還有他自己的南瓜派。
外脆裏嫩,濃濃的熱氣裏有壹股淡淡的南瓜香。當妳咬上壹口,原本淡淡的香味會突破壹個臨界值,在妳的口中擴散,味道變得濃郁。隨著妳慢慢咀嚼,南瓜的香甜和柔軟會在舌尖融化,直到甜到妳的心裏。
還有自制熏肉香腸。
火腿、培根、香腸無國界。
風味室裏,從安徽南坪村的“露天暴曬”,到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的“世界上最貴的火腿”。食物不居高臨下,讓遊子在夢中瞬間驚醒。如果他想吃香腸,會馬上催促,配以白飯和粗茶。
我立馬開著襯衫短褲去吃家鄉的味道。
家鄉只有壹首,就在嘴邊。
舌頭不會騙人。它的假想敵是被城市混凝土澆築和雜草覆蓋的人情味。
希望在外打拼的遊子們能吃好,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