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菜的栽培技術和方法

生菜的栽培技術和方法

萵苣是我們經常吃的蔬菜之壹。妳對生菜的栽培技術了解多少?下面就來看看我給大家精心推薦的生菜種植技術,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生菜種植技術

疏松土壤。

根據土地的大小,適當撒生菜種子。

所有種子播下後,適當澆水,蓋上壹層薄土。

播下種子後,它們將在大約2周內生長。妳可以每3天給它們澆壹次水,讓它們長得更快。

生菜全部長出來後,可以每兩天澆壹次水,這樣可以長得更快。

生菜長到5 cm左右後,可以根據生菜的密度適當移栽壹些生菜,種植在其他地方。

移栽到外地時,最佳時間是下午6點左右,每棵生菜的間距約為10 cm。種植後可以適當澆水,這樣移植的生菜容易成活。

當生菜長到足夠大的時候,如果妳想吃更多的生菜,妳可以不用連根拔起整株生菜,只需把生菜的葉子掰下來,這樣妳就可以多次吃生菜了。

萵苣的生物學特性

(壹)形態特征

生菜根系淺而密,須根發達,主要分布在地表20 cm土層中。※.莖短,基生葉在短莖上互生。葉披針形、橢圓形、倒卵形、近圓形,有深綠色、翠綠色、黃綠色、紫紅色等。葉扁平或皺縮,葉波狀或淺裂,外側葉展開,心葉松散或折成葉。頭狀花序,淺黃色花,自花授粉,單子房,瘦果。萵苣種子小,不易發芽,出苗能力弱。種子銀白色或暗褐色,有冠毛,可隨風飄散。千粒重為0.8 ~ 1.2g..

(2)生長和發育

生菜壹般都是移植的。生菜根系發育在發芽後兩周內是最旺盛的時期。主根可達20厘米深,產生更多側根。根再生能力強,適合移植。生菜種植後,在合適的肥料和氣候條件下,葉子生長迅速。作為不結球生菜,快速生長的葉片成為產品器官。對於結球生菜,種植後,外葉數量增加,外葉大小變化明顯。當外葉數量達到壹定程度,條件適宜時,心葉開始卷葉,然後葉片數量增加,葉片膨脹充實。萵苣從心開始卷成葉球大約需要30天。生菜的生長發育周期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從種子萌發到子葉展開,萌發期約為8 ~ 10天,露出真葉。

2.苗期真葉接觸叢樹(生長1葉序輪,即5-6片左右),直播需17-27天左右,苗木移栽機需30天左右。

3.蓮座期,從結果到長出兩片葉序環,結球生菜開始包心,約15 ~ 30天。

4.該產品的器官形成期為從開始包裹到葉球形成的30天左右。

5.從抽薹到果實成熟,開花結實期約為1 ~ 2個月。壹般抽薹後陸續開花,瘦果開花後15天左右成熟。

(3)生活條件要求

萵苣被葉子或球莖吃掉。了解生菜在營養期對環境條件的需求,是栽培好生菜的理論基礎。※.生菜喜冷不喜高溫,喜陽光,喜陰濕,喜澇,對土壤適應性廣。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壤土最適合,pH6.5左右的微酸性土壤最適合生長。因此,生菜生產技術應根據其生物學特性,提供滿足生菜生產發展需要的條件,以達到高產、優質、高效。

1.溫度※生菜是壹種半耐寒蔬菜,喜歡溫和涼爽的氣候。天氣既不熱也不冷。不結球生菜和結球生菜的適宜溫度範圍不同。野生萵苣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種子在4℃以上能發芽,但發芽慢。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18℃ ~ 20℃,發芽需要4 ~ 6天。溫度高於27℃時,種皮吸水受阻,發芽差。夏季收獲的種子不能馬上發芽,因為高溫導致萵苣種子休眠,必須在0℃ ~ 5℃的低溫下貯藏才能打破休眠,夏季播種要采取低溫和遮光措施。生菜生育期的適宜溫度白天為15℃ ~ 20℃,夜間為12℃ ~ 15℃。但在生菜苗期,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經過短期鍛煉,幼苗能短時間忍受-1℃ ~-2℃的低溫,不怕輕霜。然而,幼苗的耐熱性較差。日平均氣溫超過24℃時,幼苗徒然生長,造成提前抽薹。生菜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小,既不耐寒也不耐熱。抽穗期白天適宜溫度為17℃ ~ 20℃。低於這個溫度範圍,溫度越高,葉片生長越大。25℃以上,不易形成小葉,或者心葉因小球內溫度高而壞死腐爛。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的溫度,低於10℃。雖然能正常開花,但不會結果。溫度在22℃ ~ 29℃範圍內越高,從開花到種子成熟所需的天數越少。在19℃ ~ 22℃的溫度下,種子將在開花後10 ~ 15天成熟。

2.水分※生菜根系淺,葉面積大,含水量高,不耐旱。它要求在整個生長期有均勻充足的水供應。苗期土壤水分要幹濕分明,太濕會白長,太幹會使幼苗老化。抽穗前適當控制水分,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根系和健壯的蓮座葉。抽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容易造成疏松或不抽穗,同時植株內苦菜增多,苦味增加。結球後期不宜過濕或過幹後澆水,以免葉球開裂或腐爛,要求空氣濕度低。如果空氣濕度大,就容易發生軟腐病、菌核病等病害。

3.光照※生菜喜陽光,忌陰涼,種子在光照下發芽快,光照充足有利於植物生長,光合作用旺盛,營養物質較多,生長旺盛。結球生菜可以早結球。反之,在陰天或弱光下,葉片變小變細長,植株長勢衰弱,影響承球。如遇高溫長日照,易誘導花芽分化,導致提前抽薹。溫度越高,抽薹越快。

4.土壤和營養※在常規土壤栽培條件下,萵苣需要較高的土壤肥力。富含有機質、通氣性好、保水保肥的壤土或粘壤土有利於生菜的生長。相反,如果在通氣性差、有機質缺乏的貧瘠土壤中種植生菜,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生長緩慢,造成萵筍葉小而疏松,品質差。生菜特別適合與茄科蔬菜輪作,因為茄科蔬菜根系深,土壤肥沃。

5.營養生菜是壹種綠葉蔬菜,每個生長階段都必須保證氮素供應,否則葉片生長緩慢,葉片數量分化少。因此,應以氮肥為主,磷鉀肥適當配合。苗期缺磷不僅葉片少,而且植株矮,產量降低。缺鉀對葉片影響不大,但能影響葉重,會顯著降低生菜的葉球重。所以要註意各種營養元素的協調平衡。

萵苣品種類型

(1)品種類型

生產中栽培利用的生菜可分為結球生菜和不結球生菜兩種。生菜分為脆葉和軟葉;不結球生菜可分為直立生菜和皺皮生菜兩種,直立生菜可分為圓形生菜和尖形生菜兩種。

1.生菜的俗名?萵筍是萵筍的主要類型,分布廣泛,品種多,品質優。其特點是葉大,近圓形,綠色或黃綠色,全緣,深裂,鋸齒等株型。葉片密集,能形成明顯的葉球。按葉質可分為脆葉和軟葉兩種。酥葉型葉片略皺,質脆,質量好,葉片緊密,不易散開。葉重疊,葉呈球形、扁圓形或圓錐形。軟葉型有葉片光滑,葉片柔軟,葉片折疊,球松散,易散。

2.不結球生菜可分為直立生菜和皺皮生菜兩種。直立萵苣又稱散葉萵苣,葉長而窄,直立,壹般不結球或呈圓柱形卷狀,如廣州的登封萵苣。皺葉萵苣俗稱玻璃萵苣,按葉色可分為綠葉品種和紫葉品種,不結球或有散葉。比如廣東的軟尾萵苣。

(2)優良品種

1.皇帝從美國引進的極早熟生菜品種。生長期80天左右,葉片淡綠色,葉緣有多處刻痕,外側葉片小而少;葉球淡綠,略黃,致密,單球重400 ~ 500克。脆嫩,品質優良,抗病,耐熱,適應性廣,極晚抽薹,適合春秋露地栽培,更適合夏季栽培,可作為夏季生菜品種。畝產2000公斤左右。

2.薩林納斯是從美國引進的中早熟生菜品種。外側葉少,深綠色,葉緣波狀,有粗鋸齒。葉球綠白相間,圓形,致密,單球重400 ~ 500克。外觀好,質量好。耐熱性壹般,適合春秋保護和露地及夏季遮蔭栽培。株距30厘米見方,畝產6000 ~ 7000株,畝產3000 ~ 3500公斤。成熟期整齊,更耐運輸。從種植到收獲大約需要50天。

3.從日本引進的凱撒生菜的常規品種。極早熟,株型緊湊,生長整齊,葉球高圓,單球重400-500克,球內中柱極短,品質好,抗病性強,耐熱,晚抽薹,高溫結瘤好,適合夏季露地栽培。

4.從美國引進的皇後中早熟生菜品種。外側葉深綠色,葉中等大小,葉緣有凹缺。葉球中等大小,結構緊湊,單球重500 ~ 600g。生育期85天,長勢整齊,風味好,抽薹晚,較抗病毒病和燒頂病。適合春秋兩季露地和保護地栽培。

5.奧林匹亞是從日本引進的極早熟萵苣品種。外側葉小而少,葉淡綠色,葉緣有許多刻痕。葉球緊密,黃綠色,單球重400 ~ 500克。生長期為65 ~ 70天。品質好,耐熱性強,很晚抽薹,適合夏季露地栽培。

6.胡大659是從美國引進的中晚熟生菜品種。葉綠色,外葉多,葉大而密,單球重500 ~ 600克。生育期110天,畝產3500 ~ 4000公斤。品質好,耐寒耐熱能力強,適合春秋兩季防寒露地栽培。

7.卡羅納的生菜品種是從荷蘭引進的。中晚熟,葉片鮮綠色,略皺,株高25厘米左右,展開度40厘米;葉球高15.4厘米,寬16厘米,圓形,白綠色,包裹緊密。單個球重700-800g,從種植到收獲需要55天。品質極佳,葉脆、嫩、微甜、水分豐富。

8.玻璃生菜廣東農家品種。散葉萵苣,株高25厘米,展開度27厘米,葉簇生,近圓形,葉薄,長18厘米,寬17厘米,黃綠色光澤,葉緣波狀,葉面皺縮,單株重200-300克,質軟滑,耐熱耐寒,適宜春秋兩季栽培。壹般畝產2000 ~ 2500斤。

9.廣東登封屬於直立萵苣,又稱長葉萵苣。葉狹長,葉波狀,葉淡綠色,株高30厘米,展開度36厘米,單株重330克,適宜夏季栽培。

10.四川攀枝花紅生菜地方品種。屬於直立萵苣,中熟,葉片側展,展開度約53厘米,葉片皺折,橢圓形,綠色間紫紅色,葉緣光滑,耐熱性強,單株重450克左右。

11.東方凱旋北京東方鄭達種子有限公司孕育。散葉萵苣品種,葉簇生,直立,株高25厘米,展開度30厘米,葉近圓形,葉皺縮,黃綠色,有光澤,邊緣波狀。單株重量300-500克,生長期50-60天。脆而嫩,水分適中。耐熱、抗病、高產。

12.紅帆紫葉生菜是北京特種蔬菜種苗公司從美國引進的散葉生菜品種。早熟,全生育期50天。喜光,耐熱,不易抽薹,植株較大,葉片起皺,葉脈呈紫色,顏色美麗,隨著收獲的臨近,紅色逐漸加深。畝產1000 ~ 2000公斤,適合春、秋、夏露地栽培和冬季保護設施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