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妖塔,對於愛好探險與尋寶的人來說壹定不會陌生。特別隨著近幾年盜墓探險題材小說的風靡壹時,九層妖塔的“妖名”更是言猶在耳。九層妖塔是真實存在的,它是位於青海藏族自治州熱水鄉的壹座特大古墓,被稱為“血渭壹號大墓”,是我國1996年十大考古發現之壹,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葬屬唐代早期吐谷渾王室墓葬,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吐谷渾墓葬。九層妖塔,物如其名,小說中以九層擬其為塔,現實中的它也十分巨大,也分九層。
歷史記載其為血謂壹號大墓。在歷史與考古學家眼中,這座古墓的歷史研究價值舉足輕重,為保證其完整與安全性,現實中的“九層妖塔”也是國家的重點保護區。 九層妖塔自發現到如今也有不少日子了,但考古界專家對其了解依舊甚微,這是因為對於九層妖塔的挖掘與開發工作也僅僅只進行到了第二層,就好像冰山壹角,廖若晨星。
而至於原因,卻眾說紛紜,版本眾多。據當時發掘史料記載,當時墓葬挖掘過程十分的艱難,墓葬的每壹層都有現代三層樓房壹般的高度,並且每壹層的格局構造也與眾不同,說與以往的墓葬發現有天壤之別也不為過。
更加神秘的是,挖掘出土的物件也使人匪夷所思。在墓葬前兩層的墓葬挖掘清理過後,考古學家們發現挖掘出土物多以動物幹屍為主,據當時統計,有大約700多具,並且動物品種大多稀有珍貴,還有著許多屍體且不為人知。
這件事在當時“孕育”了許多的傳說與流言,很多當地人認為這些動物屍體有些聞所未聞,便認為這些屍體是妖邪之物,寓意不詳,且認定這座墓葬是用來鎮壓這些妖物,萬萬不能破壞的。再加上挖掘過程中各種詭異事件的流傳,九層妖塔的兇名便是由此“孕育而生”的!考古挖掘進行到中期後,當地人由於害怕對妖塔的考古挖掘會帶來不詳之災,當地多次發生騷亂,以企圖阻止考古工作的繼續進行,這給當時的考古工作造成巨大的不便,忌於輿論的壓力,當時的考古挖掘幾經終止,進展緩慢,最終只好無奈停止,這可能是對於九層妖塔挖掘工作只進行到第二層的主要原因之壹。
難道真的是有妖怪?不,哪裏有什麽妖怪?考古專家挖了兩層,是因為這兩層,曾被軍閥和盜墓賊光臨過。不過,這個真不是孫殿英幹的。而是孫殿英的仇人,青海王馬步芳幹的。他曾經帶兵在墓中,洗劫了兩天。這些珍寶,對於壯大他的軍事實力,怕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吧。甚至來說,是四馬拒孫成功原因之壹吧。因為馬步芳開了個口,後來那些神馬摸金校尉的小盜墓賊也時不時的摸兩個。
而對於沒有被馬步芳和小盜墓賊染指的更深的墓葬,考古學家決定不再發掘,而是派人好好保護。您想啊,被盜墓賊和馬步芳洗劫後還有這多文物,而更深的墓葬據考古學家研究會有更多更好更珍貴的珍寶文物。考古學家擔心技術不成熟,壹旦發掘出來,怕出現定陵的悲劇。根本不是壹些人傳說的在發掘過程中遇到什麽妖魔鬼怪而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