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見草是壹種什麽植物?
月見草。月見草(月見草)屬於月見草科,月見草屬。原產於溫帶美洲,從中國引進。飛機草原產於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已成為野生。兩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達1.2m,直立多分枝。花單生葉腋,淡黃色,直徑5厘米。蒴果是圓柱形的,有小種子。花期6-8月,果期8-9月。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耐旱耐寒。目的月見草油是本世紀發現的最重要的營養藥物。種子含有20-30%的油,其中70%是亞油酸,8-9%是人體必需的γ-亞麻酸。月見草油可治療多種疾病,調節血液中的脂質物質,對高膽固醇、高脂血癥引起的冠狀動脈梗塞、動脈粥樣硬化、腦血栓有顯著療效。它還可以治療許多硬化癥、糖尿病、肥胖癥、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精神病等。在實驗室中還發現它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臨床上,月見草油可以預防心血管阻塞,降低膽固醇,從而制備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特效藥。月見草也是布置花壇的好材料。月見草的花可以提取精華。月見草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γ-亞麻酸(GLA),其活性比亞麻酸高十倍。月見草最早治療的疾病是多發性硬化癥、特應性皮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月見草起源於美洲,幾百年前印度人就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將整個月見草浸泡在溫水中,制成湖狀膏藥治療瘀傷,塗抹在皮膚表面治療皮膚外傷和皮炎。直到公元18世紀,種子才被運送棉花的船只帶到英國。也是在這個時候,歐洲開始發揚月見草的功效,許多科學家和醫生致力於月見草的研究,並將其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癥、特應性皮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月見草葉枯病的癥狀主要是損害葉片。葉片上的病斑呈圓形,淡褐色,直徑2 ~ 3毫米,邊緣紫紅色,中間褐色,有密集的黑色斑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當病情嚴重時,葉子會枯死。病原菌及其發生規律該病原菌為月見草黑星病菌..,屬於半翅目亞科,屬於核盤菌屬。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病體內越冬,次年春季分生孢子吸水後釋放,用於初侵染。田間疾病的傳播主要依靠雨滴飛濺和氣流,種子攜帶細菌造成遠距離傳播。高溫、高濕、持續降雨有利於發病。栽培管理差,植株長勢弱,容易生病。7-8月的高溫多雨季節是發病高峰期。防治方法①秋季徹底清除田間病葉,焚燒或掩埋,以減少田間越冬菌量。(2)播種前用50%多菌靈或50%代森錳鋅500倍液浸種30分鐘,晾幹後播種。③發病初期噴施5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萬菌靈600倍液1次,間隔10 ~ 15天。【編輯本段】月見草,月見草的兩大神奇成分,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和GLA:γ-亞麻酸。要知道月見草為什麽有如此重要的醫療保健價值,就必須了解這兩種成分對人體的影響。所謂“必需脂肪酸”,就是對人體非常重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須從外界攝取的物質。它在體內的功能有:提供能量,維持體溫,保護組織器官。最重要的是,它是構成體內細胞和組織不可或缺的物質,也是人體合成重要前列腺素和激素的物質。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必需脂肪酸”,人體將面臨:..?d嚴重影響生殖功能。免疫功能降低,被病毒細菌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壹般來說,人們會從牛奶和植物油等食物中自然攝入“必需脂肪酸”。但近年來,由於現代人的膳食來源和習慣中“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攝入過多,這些食物不僅是營養不良的來源,還會阻礙人體對正常“必需脂肪酸”的吸收。這是壹個“營養過剩”等於“營養不良”的例子。月見草主要由70%的亞麻酸和9%的γ-亞麻酸組成,是“必需脂肪酸”的兩大類,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月見草對人體如此重要的理論依據。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另壹種被列為醫學研究重點的成分。1930年,壹位瑞士科學家在精液中發現了這種物質,並將其命名為“前列腺素”。後來發現前列腺素在人體內無處不在,有很多不同的組合,在不同的人體內起到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