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厭雜。”意味著食物應該是多樣化的。目的是通過食物多樣化達到營養全面的目的。“雜”主要指食物的品種、跨度、屬性。壹般人的飲食每天應該有30種以上的食物(日本人要求每天35種以上)。
食物搭配可以起到營養上的互補作用,或者彌補壹些缺陷或損傷。
食物搭配壹定要避免“相互牽制”,“不適合”就是安全無毒。
盡量搭配性能相同的食物,增強營養和保健作用。
將現代營養學理論與中醫養生理論相結合,指導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
那麽,各種食物應該如何搭配呢?
常見食物的搭配方法
西紅柿+雞蛋更防癌。研究發現,愛吃富含番茄紅素食物的人患宮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風險相對較低。西紅柿富含“抗氧化專家”番茄紅素,因此被認為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需要提醒的是,人體需要兩個條件才能更好地吸收番茄紅素:壹是最好煮熟,因為番茄紅素是脂溶性色素,生吃番茄吸收率很低;第二是有石油的幫助。做菜的時候可以加點花生油、橄欖油之類的植物油,或者和雞蛋之類的脂肪類食物壹起吃。我們餐桌上的“常客”:西紅柿炒雞蛋、西紅柿雞蛋湯等。都是絕配。最好選擇新鮮、成熟、紅色的番茄,番茄紅素含量較多。西紅柿農藥殘留較少,建議不要去皮,這樣可以保留更多的膳食纖維。
綠茶+檸檬更有保護作用。綠茶富含多酚抗氧化劑。兒茶酚對心臟健康有益,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美國普渡大學發現,在綠茶中加入壹些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食物,可以提高兒茶酚的吸收效率,使兒茶酚的保健效果提高4倍。實驗表明,在柑橘類食物中,檸檬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橘子、橙子和柚子。所以建議妳喝綠茶的時候加壹兩片檸檬。茶宜清淡,檸檬不宜多放,以免味道太酸;檸檬要新鮮,最好切成薄片,連皮壹起放在茶杯裏。因為檸檬皮不僅容易冒泡出香氣,而且有利於人們攝取略帶苦味的黃酮類物質。取之不盡的檸檬可以在切口處塗上壹些蜂蜜,用保鮮膜包好,可以保存兩三天。
豆腐+魚可以補鈣。我們都知道鈣和維生素D是“黃金搭檔”,而豆腐是鈣的良好來源,魚的脂肪中含有少量的維生素D,兩者結合更有利於補鈣。另外,豆腐雖然富含蛋白質,但缺少壹種人體必需的蛋氨酸。豆腐如果和肉蛋壹起吃,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營養價值。豆腐燉魚適合慢燉。這種烹飪方法可以使大豆蛋白的結構由致密變為疏松,更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以幫助魚提味。但魚燉豆腐時要控制火候,以中小火煮15~20分鐘左右為宜,最好用加熱均勻的砂鍋。
酸奶+香蕉更清腸。酸奶中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可以改善腸道菌群,促進腸道蠕動,從而緩解便秘,清除“腸道垃圾”。香蕉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調理腸胃。兩者結合可謂“清腸利器”。經常便秘的人可以將香蕉切成塊拌入酸奶中,或者用料理機將酸奶和香蕉混合在壹起食用。空腹喝酸奶促進排便效果更好,熟香蕉有通便作用。如果多吃富含鞣酸的生香蕉,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更適合腹瀉。如果想清腸,最好將新買的生香蕉放在通風處幾天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