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煮豬肉燉排骨時,切記“4不放過”,湯汁鮮美無味,肉香四溢。

煮豬肉燉排骨時,切記“4不放過”,湯汁鮮美無味,肉香四溢。

春節快到了。豬肉和排骨是春節期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做排骨有很多方法,比如紅燒、糖醋、燉等。妳喜歡哪壹個?

現在很多朋友在做豬肉的時候,不管是紅燒還是燉肉,都會添加大量的香料,導致成品肉的風味不足。他們吃的是香料的味道,但是味道很奇怪。其實只要肉是新鮮的,不管是水煮豬肉還是燉排骨,加壹點點調料就行了,這樣才能保證肉味不被掩蓋,湯汁鮮美。

我們在做豬肉或者燉排骨的時候,要牢記“三不放”的原則,盡量少放調料,突出豬肉和排骨本身的肉味。

第壹,不要放料酒

蔥、姜、料酒稱為“去腥三件套”。不管人們平時做什麽肉,都免不了會添加“三件套”給食材添加腥味,確實有很好的去腥效果。但是在燉豬肉或者排骨的時候,要記住可以適當加入壹些料酒來去除腥味,但是在正式燉的過程中,不能加入料酒,這樣會掩蓋食材的香味,讓燉出來的豬肉或者排骨有壹種奇怪的味道。

第二,不要放辣椒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豬不放辣椒,羊不期待”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豬肉燉的時候不放辣椒,羊肉燉的時候不放放大。其實就是指“清燉”的方式。如果用紅燒或其他烹飪方法,可以適當加入花椒和大料。

為什麽紅燒豬肉不適合放辣椒?因為相比牛羊肉,豬肉的香味相對平淡,而辣椒本身的香味相對充足。燉肉加胡椒粉會掩蓋豬肉本身的腥味,得不償失。

第三,不放酸。

無論是燉排骨湯,還是水煮豬肉,很多朋友都喜歡加入壹些酸性的食材(比如白醋、山楂),為了讓豬肉更快的軟爛,也確實有壹定的效果。但豬肉本身也是壹種酸性成分,烹飪時加入“酸性成分”會導致豬肉的味道變得奇怪。

第四,不能過早放鹽

人們常說“好廚子壹把鹽”,放鹽的時機對菜肴的成敗至關重要。不管是水煮豬肉還是排骨,切記不要過早放鹽。食材煮到七八成熟後加鹽,或者吃的時候加鹽。過早加鹽會使豬肉中的蛋白質凝固,導致豬肉肉質偏柴,不易燉。

下面我以燉排骨為例,為大家分享壹下詳細的做法。

山藥排骨湯

準備食材:排骨500克,山藥適量,胡蘿蔔適量,紅棗適量,鹽適量,姜片少許,料酒少許。

練習步驟:

1,排骨剁成小塊,放入鍋中,用清水浸泡1小時以上。排骨裏留了很多血,這是排骨腥味的主要來源。因此,在烹飪前需要將排骨焯壹下,這樣可以去除排骨的血水,有效去除排骨的腥味。

2.鍋內加水,用清水將浸過放血水的排骨沖洗幹凈,然後用冷水焯壹下,煮開後撇去表面的壹些浮沫,再加入少許料酒去腥,大火煮2-3分鐘後取出。

3.排骨焯水後,用溫水洗凈,去除表面殘留的浮沫,然後控水晾幹。

4.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後,炒排骨。將排骨翻炒至兩面發黃,再放入兩片姜。翻炒是燉排骨湯非常重要的壹步,在高溫翻炒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釋放排骨的香味,去除排骨的腥味。

5.將排骨炒香,然後加入適量開水,再轉入湯鍋。燒開後轉中小火約40分鐘。

6.40分鐘後加入紅棗、山藥、胡蘿蔔,加入適量鹽調味,繼續燉10分鐘。

7.10分鐘後關火即可食用。

用這種方法燉排骨湯,可以最大程度的體現排骨的鮮香,用料少,香味足,軟爛。過年燉排骨的時候,可以試試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