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農村人喜歡用大碗吃飯,而城市人喜歡用小碗吃飯?

為什麽農村人喜歡用大碗吃飯,而城市人喜歡用小碗吃飯?

誠然,農村人喜歡用大碗吃飯,城市人喜歡用小碗吃飯。

除了城市和農村使用的碗的大小不同,中國南方和北方也有這種差異。基本上,越往南走的人吃的碗越小。

東北鍋貼,壹個整體就是壹口大鍋。

再來壹盤新疆大盤雞

來碗陜西麻辣面

我們來看看南方的飲食:

上海的精致菜肴

廣東的水晶蝦餃和小籠包......

如果北方人吃這些南方來的東西,肯定會說“老板,我們先來10包子吧”。

我小時候在農村。村裏誰要是有個親戚在縣城,臉上會覺得更有光。

我們鄰居的二兒子(小鳳)在我們農村人眼裏是城裏人。十幾年前在縣裏工作,好像是縣教育局的壹個副科長。

村裏的孩子想在城裏上學,免借讀費,都是通過他的關系。

他在任的時候,也幫助過村裏的很多孩子。他是壹個有聲望的人。

村裏有人眼紅,開玩笑說:“曉鳳,我聽妳姑姑說,上次去縣城,在妳家吃了壹頓飯。妳的碗太小了,我吃兩碗飯都不夠。後來我都不好意思吃了。妳看,在我們農村,壹大碗就夠了。現在妳是城裏人,吃的和我們農村人不壹樣。壹天能吃飽嗎?”哈哈哈哈哈大笑起來。

當然不是全部。和每個地方吃的食物有關系。

北方大部分地方都是吃面食,南方基本都是菜配飯。可以少吃米飯,多吃蔬菜,均衡營養。

所以,食物決定飲食習慣。

反正碗再大再小,能吃飽就是好碗!

用大碗和小碗,跟農村城市關系不大。從事同樣體力勞動的人,在農村也用小碗,尤其是青壯年,老年人用的少。如果像壹些網友說的那樣,農村因為體力勞動重才用大碗,七八十歲的老人怎麽解釋?妳還從事體力勞動嗎?城市裏沒有體力勞動嗎?在城市,有些工作比種地還累,時間卡死了。不像種地累了就坐在田裏休息很久,很多人還是用小碗。壹方面是不習慣,壹方面是不講究。就像有些人習慣戴帽子,天氣冷不壹定戴,天氣熱不壹定戴。四五月是春暖花開的舒適季節,所以很多人還是穿。看起來習慣戴帽子的人不習慣戴帽子。即使三月很冷,他們也是壹絲不掛的。即使他們時不時用手捂住耳朵,也不想戴帽子。這很好的解釋了,有些人即使餓著肚子也是用小碗吃飯。我想知道我的解釋是否有問題。妳有噴霧嗎?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中國大陸剛剛開始使用小碗。那時候流行港臺劇。是第壹次在劇中看到臺灣省和香港人用小碗吃飯,讓我很驚訝。那時候經常出現的臺詞是:我要喝粥,或者妳喝不喝粥,然後鏡頭對準了小碗。我也問過我媽,他們能用這麽小碗吃飯嗎?適合三四歲的孩子。我媽也用驚訝的語氣說:哈哈,對了,怎麽用這麽少的小碗,太搞笑了。

所以我覺得,80年代中後期,小碗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可能是因為受到了港臺劇的影響,我們認為用小碗是時尚的,前衛的,流行的,洋氣的,土氣的,所以我們很喜歡跟風,很容易忘記傳統,不是什麽實用,而是什麽流行?當然,我並不是說中國大陸的瓷窯和陶瓷廠不生產小碗。小碗自古就有,在古玩市場和鑒寶節目中也經常見到,但當時是達官貴人和大戶人家使用的。清末明初,越是吃不飽的窮人,越是用大碗,土豪專用。解放後土豪劣紳被打倒後,無論什麽階級,幾乎都是大碗吃飯,海碗、大沙碗、小碗幾乎絕跡。

我是個實用主義者,從小生活貧困,怕吃不飽。所以我壹直舍不得吃小碗,所以結婚以來壹直用大碗。有時候去我媽家吃飯,她也知道我喜歡用大碗,拿出家裏最大的碗,盛壹碗鹵面,或者來壹碗餃子,總是滿滿的。我寧願用盆子吃飯,也不願用小碗。當然我也能理解吃小餐的人用小碗。他們吃少量的飯菜。妳有什麽理由讓人們用大碗?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胃口和生活習慣來決定。我家有大中小各種碗。我的妻子是壹個食量很小的人,所以她喜歡用小碗。有壹次我在地攤上逛的時候,壹個老大爺,以前從來沒有買過這些東西,可以說是無動於衷。這壹次,他甚至帶了壹堆碗給我老婆看,希望能讓她贊不絕口。沒想到她會說為什麽買這麽多碗。我不知道?這個顏色有多好看?她說它太大了。她已經買了很多小碗,告訴我不要再買這些東西了。哈哈哈哈。

飯量大小,決定吃大碗和小碗。

其實這是壹個習慣性問題。目前我的家鄉和農村也是這種情況。每次回去,爸媽都用大碗盛飯。我也問過他們。我爸媽說很簡單,不用老是填飯。比如我們的父母出生在五六十年代,他們經歷了大集體生活和饑荒。那時候吃頓飽飯就好了。所以有吃的就盡量吃,慢慢形成習慣。

還有壹個原因是農村很多蔬菜都是自家種的,健康又有營養。它們味道鮮美,口感更好,所以胃口很好。以前在城裏吃飯,就是小碗,回家能吃壹大碗。

大概是因為家的味道吧。

這種問題肯定不是農村不能理解的,只有農村才能理解。

農村人吃大碗,主要是工作重,食用油消耗輕,所以吃大碗。壹句古話(吃三碗半飯,守在田邊)是什麽意思?說明妳能吃,有力氣幹活。也說明人是健康的。

為什麽城裏人吃小碗?說明城裏人幹活輕,不做體力活,吃得多,不容易消化。還是那句話,城裏人有時間吃飯。其次,城裏人有錢,老是吃零食喝滋補品,說明城裏人不餓。

農村和城市的差別有多大?苦是農村的人苦,工作重。幹重活得多吃點。所以解釋了為什麽農村人和城市人吃飯都用大小碗!

過去農村工作都是辛苦的體力勞動,揮汗如雨。飯菜太簡單,體力消耗大,吃多了。大碗裏都是飯,不用回來裝了。小碗不壹樣。妳只要吃三口兩口就好了。不管是給自己端還是給別人端,做壹大碗都要費壹番周折。誰也省事,還不如城裏人。他們中的許多人是知識分子和大學教授。吃吧,我沒胃口。城裏的菜很好,營養均勻,魚、蛋、菜特別全,做飯也很美。但是,如果他們吃了,他們會吃幾口。還不錯,是真的,他們也吃不了。他沒有體力勞動。顯然,妳不能做大碗,也不能用小碗裝得太滿。半碗就夠了。這在農村人眼裏真的是不可思議。

小時候去縣城舅舅家,正好趕上吃早飯,就沒提。我吃了三碗米飯,三個包子,沒有飽的感覺。舅舅壹家四口只準備了四個包子和四碗米飯,舅舅就急忙跑到街上買包子。表哥說農村娃娃吃的多。現在我們家親戚見了我表哥,還開玩笑說鄉下娃娃吃多少。

因為農村人工作辛苦,工作量大,這個飯量肯定比城市人大。如果用小碗,很少來回上菜,壹次性用大碗也不是絕對的。其實只是壹種習慣。個人覺得小碗吃不飽,可以用大碗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用小碗代替吃是剛剛好。

過去,我做了很多工作。我壹頓飯能吃下半壺米飯。現在過得很好,氣候環境都很舒適,也不用辛苦。那麽去哪裏吃大碗飯呢?在這裏幹農活的人,壹頓飯還能吃三四碗飯。飯量大只意味著消費多,和南北關系不大。北方人因為冷,吃的比較多。

農村人灑脫,豪爽,真實,吃飽了有力氣幹體力活。城裏人肚子小,裝精致,做事輕。小碗飯盛了人,吃多了也不消化,只好跳廣場舞擾民。這也是城市和農村的區別...

吃飯用的大碗主要在北方農村,最典型的是陜西關中的老碗。現在羊肉泡饃用的老碗比以前小了。北方農村,吃飯很少有大碗,主要靠面食。以前農村條件艱苦,基本沒有餐桌,森壹弘碗就夠大家吃了。對了,吃完飯蹲在那裏放碗也節省了時間。另壹個農民飯量很大,端著那個小碗吃十幾碗才能吃飽。麻煩的不是麻木。我壹個陜西農民,最多吃了兩斤半的餃子(150),南方的小碗我拿30碗。吃不膩的人,膩死了。對了,我身高1.6米,體重60公斤。

這麽說吧,在農村吃飯就是吃飯。大米為主食,而城市人以蔬菜為主,大米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