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徐州有哪些好吃的菜?

徐州有哪些好吃的菜?

米粉

徐州人有多愛米粉?米粉可以當早餐或者午餐,晚餐壹碗米粉就夠了。任何壹家米粉店,只要味道還過得去,都可以賺大錢。

徐州米粉和南方米粉還是有區別的。最經典的徐州米粉是肉醬加榨菜蒜苗香菜,有些豪華的會加幾片牛肉。

徐州米粉的肉醬壹般都是店家自己做的,幾乎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在徐州喝米粉不需要選地方。不過還是有壹些名店,比如傳說中的米線裏的愛馬仕——阿哲米線。這家店位於徐州著名景點雲龍湖。可以賞湖光山色,喝米線,不算太愜意。

地址:泉山區湖東路水晶碼頭

蛙魚

蛙魚的意思是蝌蚪。因為外形相似,所以叫這個名字。這道酸甜冷滑可口的美食,是很多徐州人的童年記憶。酸甜,甜辣醬,紅榨菜,最簡單的組合卻有著最驚艷的味道。

註意那個又紅又破的榨菜,在徐州以外很難看到。這小小的調料,不僅是田雞魚的點睛之筆,更是養活了半個徐州小吃界。上面說的米粉,下面說的豆腦,都少不了它的輔助。沒有它,壹切都將黯然失色。

青蛙魚是壹種受歡迎的小吃。徐州很多人都有喝田雞魚最好的地方。聊天的時候,他們會花半天的時間,擔心蛙魚哪裏喝最好...蛙魚從原來的五毛錢壹碗,變成了現在的五塊錢壹碗,總讓人覺得味道好像悄然發生了變化,但變化更多的其實是自己的突然成長。

推薦:華少街的蛙魚和師大北門的蓮花小區。

[饅頭]

很難說徐州人更喜歡煎餅還是煎餅。煎餅,在地道的徐州話裏讀裸辭,其實是諧音,帶筆畫(帶典故)。煎餅,作為壹種起源於徐州的面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朝順治年間,秀才來徐州做客,他在《北上之路》中寫到了徐州的小籠包:白面水煮,黃米雜豆煮成粥。至少北方有粳稻,方人也應該入鄉隨俗。可見,包子這種民間糕點食品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久負盛名。

包子在徐州人餐桌上的地位絕對可以站在c位,不吃壹頓飯沒關系,但是不能沒有饅頭。羊肉串的正確吃法是用熱饃饃滾,最好的煎法是用熱饃饃滾,去掉牌子,結巴。沒有壹個饅頭,壹千刀肉就會失去凝聚力,變得支離破碎,存在的意義也就失去了...只要有饅頭,滾點辣椒醬就是壹頓美餐。

做包子的樂趣在於妳的創意。愛吃什麽就吃什麽,控制好辣度。至於吃包子的地方,很多徐州人可能會推薦包子村。這些以包子為主題的餐廳,不僅提供包子,還提供各種配套菜。包子的經典吃法幾乎都能在包子村吃到。

推薦:張大魯磨村

地址:東電力醫院南200米,貝蒂農貿市場北30米,北區香河以南。

[豆腦]

豆腐的南北之爭幾乎每年都會提起,但是徐州人懶得參與這個問題,因為南北加起來的豆腐還沒有徐州豆腐壹半好吃。

徐州的豆腐,叫雞豆腐,用雞湯腌制,用海帶、花生碾碎,加特制調料稍加勾芡,澆在壹大碗白嫩的豆腐上,呈琥珀色。這個時候味道還是略顯淡淡的。撒上壹點酸甜的紅榨菜和辣椒面!所有的配料都在妳的嘴裏融化。早上喝壹碗,壹整天都很滿足。

這種徐州人耳熟能詳的小吃,每天早上很多小區附近的早餐店和小攤上都有賣。想吃飯的朋友可以早起出去走走。

推薦:湖濱路小區花園院,鐵路三宿舍豆腦,楊家巷豆腦。

羊肉拉面

徐州最有歷史的面館青年路的羊肉拉面,唯壹壹家。堪稱徐州羊肉湯屆的把手,開了三十多年了。沒有門,破舊的平房,昏暗的就餐環境,陳舊的桌椅,但總是排著長隊。

這家商店沒有服務員。妳得在門口排隊買票,然後妳就可以去廚房拿妳自己的面條了。大碗羊肉面已經滿了。從廚房到座位,需要過硬的技術和壹雙滾燙的手。但在徐州,十七八歲的女孩男孩,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都愛來這家店。

面條是當場拉的。拉面哥拿了壹塊面團,反復撕,把面放在鍋裏煮。整個過程壹氣呵成。拉面和煮的時間控制不準,全靠經驗。那是壹種難以形容的感覺。面條的細的部分軟糯,粗的部分有彈性。辣椒油是自煉的,壹點也不覺得油膩,放多了也不覺得辣。只覺得香氣通過壹碗小面溫暖了許多平淡的夜晚。

地址:199青年路(近百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