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茯苓乳鴿湯怎麽做?
是不是天氣熱產生的熱毒?更有可能濕熱病。因為這個常與消化功能有關,是溫病的壹種,表面發熱、頭痛、尿黃而短、身重而痛、苔黃膩。易引發黃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癥。濕熱是濕邪化熱內蘊會煩熱,口苦,胸痞,黃疸,小便短赤,濕疹!濕熱的壹般表現為:肢體沈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療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要清熱燥濕,利水,利膽,可多吃細米,白蘿蔔,馬蹄,白菜這些清熱利水的食物。 靚湯 趕走“濕氣”山藥茯苓乳鴿湯--廣府湯 材料:乳鴿、山藥、茯苓、枸杞、桂圓、蓮子、紅棗、薏苡仁 做法:老火燉3個小時 提點:山藥、茯苓不要在藥店買,做好菜市場新鮮的,鴿子用老鴿子都很好。 1、養心:山藥、茯苓、紅棗、蓮子、桂圓 2、健脾養胃:山藥、茯苓、紅棗、蓮子、桂圓、薏苡仁 3、補腎:鴿子、山藥、茯苓、蓮子 4、去濕藥:山藥、茯苓、薏苡仁 5、補氣藥:鴿子、山藥、紅棗 功效:養心、健脾、補腎、益氣、祛濕 板藍根燉豬腱--廣府老火湯 材料:板藍根8克、豬腱60克、姜1片、蜜棗半粒。 做法: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壹下板藍根片,然後把所有 材料放入燉盅內,猛火燉3小時,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豬腱肉質嫩滑,經過燉煮以後稍帶肉質纖維,頗有咬頭,蘸點豉油來吃是不少男士的至愛。 評點:湯色深沈,中藥味道也比較濃,怕喝中藥的人可能相當抗拒,但喝了以後喉嚨很舒服。 土茯苓燉水蛇--廣府老火湯 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紅棗兩粒、姜1片。 做法:水蛇當刂好切段,洗幹凈,飛水(用熱水稍微煮壹下)待用。然後把土茯苓刮皮、切片。再把紅棗、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盅,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買時要區分“水蛇”和“泥蛇”,泥蛇皮色較黑。它們外貌非常相似,但燉湯效果有很大區別,水蛇湯色清澈鮮甜。燉湯水蛇最好選幾兩重的小蛇,更易出味。 評點:湯水較滋補,蛇肉鮮甜,味道比很多燉湯要飽和。 雞骨草燉豬橫脷--廣府老火湯 材料:雞骨草5克、豬橫鶪80克,姜1片、蜜棗半粒。 做法:先把雞骨草、豬橫脷清洗幹凈,然後把全部材料壹起放進燉盅內,猛火燉夠3小時,待燉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提點:雞骨草先用清水浸泡壹段時間,沖洗掉雞骨草上的泥沙和雜質。 評點:湯清甘甜,倒沒有壹點中藥味,是廣東傳統的清熱去濕湯水,據說可以清肝火、健腸胃。 鮮桑葉燉豬腱--廣府老火湯 材料: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蜜棗半粒、姜1片。 做法:清洗豬腱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壹下鮮桑葉,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3-5月鮮桑葉最多,大家不要錯過了。嫩葉可煮吃,燉湯的話,老葉也無妨。 評點:第壹次見到這樣的搭配。桑葉燉過以後,鮮嫩顏色還可以保留下來,吃起來鮮甜可口,留在湯裏的清香,是春天樹木抽芽的新鮮味道。 燉清湯的小秘訣 現在有了電子燉盅,早上上班前放料燉湯,自動保溫,下班回家就可以喝了,燉起湯來似乎容易了很多。不過要做出壹盅上好的燉湯,還要講究壹些小秘訣,梁師傅向我們透露了壹些燉湯秘訣: 燉湯雖然材料是全部放進盅裏燉,但放置的時候有講究,先放肉墊底,再把藥材、配料放在上面來燉,湯水會更加清澈。盅外的水不要貪多,因為水太多,會在煮開時滲入盅內, 沖淡湯味。 然後要掌握火候。電子燉盅可以不用看火,壹勞永逸,猛火煲足3小時。但如果有時間看火,還是前半小時要用猛火,使盅內的水燉開,之後可以收為文火,這樣同樣燉3小時, 湯味更足。 湯料的處理壹般很簡單,不過如果有水魚、水蛇壹類帶比較濃腥味的肉類,燉之前就壹定要飛水,再加入姜片辟味。 竹筍西瓜皮鯉魚湯--廣府老火湯 ·配 料: 鯉魚1條(約750克),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 克,眉豆60克,生姜、紅棗各適量 ·特 色: 祛濕降濁,健脾利水。適用於身重困倦、小便短小、高血壓。竹筍是壹種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素的食品,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防治便秘之功效,也有防癌的作用 ·操 作: ①竹筍削去硬殼,再削老皮,橫切片,水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