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些車很多都已經退市很多年了,很多都是概念車或者個人改裝賽車。其實還有很多特種車輛(如挖掘機、收割機等。)使用更大排量的發動機。比如卡特彼勒的這款797F礦用卡車,使用的是106升柴油增壓發動機。但由於這些設備不屬於汽車領域,不經常為我們所知,所以今天暫時不納入對比。
第10號:布加迪凱龍星,8.0升。
布加迪凱龍星(也被稱為凱龍)配備了7993cc四渦輪發動機W16,是我們今天名單中最小的壹款。這臺發動機在威龍上也有搭載,動力版本很多,最大的大概是1500馬力,小壹點的也有1000馬力。
第9名:道奇蝰蛇,8.4升。
道奇,這個蝰蛇1992出來了。幾代更叠,直到2017才停止。8.4升的發動機,壹開始其實只有8.0升,後來經過幾次硬件升級,才逐漸提升到8.4升。這款發動機采用了V10的罕見布局,自然吸氣,645馬力的輸出雖然不大,但在這款車上也有0-100的3秒加速強度,還刷新了多條賽道的單圈紀錄。道奇蝰蛇曾是雪佛蘭克爾維特的老對手,價格遠低於後者。這是壹輛經典的民用超級跑車。
第8名:羅雅爾,布加迪,12.7升。
布加迪Royale誕生於1927,停產於1933。在此期間,它以每年壹輛的速度生產和銷售。是名副其實的量產豪華車。雖然銷量不大,但這款車是當時能買到的最豪華的車了。它長6.4米,重約3.2噸。12.7升發動機配備八缸,每缸三氣門,2000轉左右就能輸出300馬力左右,在當時就是傳說。可惜這款車是在全球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時期出來的,而且價格昂貴,所以沒幾個人要。不過這臺12.7L發動機壹直為法國列車提供動力,直到1950。
第7名:威內克眼鏡蛇,12.8升。
這家德國超跑改裝制造公司不為人知,但他們的作品:這輛眼鏡蛇是當時最經典的大馬力超跑之壹。12.8升超級V8發動機,即使不借助渦輪增壓,輸出功率也有1100馬力,是超跑界的經典車型之壹。
第六名:皮爾斯-阿羅?模特?6613.5升。
Pierce-Arrow和Peerless是美國汽車工業時代早期以P開頭的兩個品牌,在上世紀初的北美汽車市場曾經非常有名。這個模型?66裝的是13.5升六缸發動機,單缸容量超過2升,這在現在是不可想象的。
第5名:凱迪拉克十六,13.6升。
這是壹輛概念車。可能當時廠家想造壹輛更快的總統陸地車1。搭載13.6升V16發動機,動力輸出1000馬力。雖然名為十六,但實際上並未上市。
第四名:克裏斯蒂,19.9升。
雖然這是壹輛手工打造的賽車,但無論是賽車還是車手都值得壹提:約翰·沃爾特·克裏斯蒂(John Walter Christie)是美國著名的坦克設計師和機械發明家。他的賽車是汽車工業史上前輪水平布局的鼻祖。這位車手不僅為我們帶來了這輛神奇的前輪賽車,還發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裏斯蒂懸浮坦克和美軍第壹輛輪履坦克。可謂是傳說中的高手。
說起這輛前輪驅動賽車,這是克裏斯蒂早年的作品。是壹款手工打造的大排量賽車,19.9升四缸發動機水平布局。好像是發動機和變速箱合二為壹直接驅動前軸。這款車的馬力和成績似乎沒有提到,但是19.9升的排量幾乎是當時賽車界最大的數字。
第三名:菲亞特S76,28.3升。
菲亞特在1910年制造了兩款名為S76的大排量賽車。雖然菲亞特表示這款28.3升發動機是專門為賽車設計的,但後來發現它來自飛艇,有四個氣缸,每個氣缸的容量約為7升。當時贏了很多圈速,創造了很多好成績。
第二名:帕卡德-賓利?Mavis,41.8升。
這是壹輛基於賓利底盤的老式賽車。它的主人是克裏斯·威廉姆斯。除了這個42升的家夥,車主還有壹輛24升的怪獸賽車。這種噴火龍使用41.8升V12發動機,二戰時用於潛艇。在當時,這臺機器能夠爆發出1500的馬力,其巨大的推力和誇張的火焰絕對是賽場上最引人註目的壹臺。
65438號+0:布魯特斯,46.9升。
妳可能沒聽過布魯圖斯這個名字。是寶馬前身工廠生產的賽車。當時寶馬還是壹家飛機廠,布魯特斯是這家工廠業余時間測試賽車的副產品。所以很明顯,寶馬在當時飛機使用的發動機上安裝了四個輪子,所以才有了這款汽車工業史上排量最大的車。這款車基於美國LaFrance底盤,搭載BMW ⅵ V12航空發動機,有多種輸出動力選擇。地圖上的這輛有750馬力。有趣的是,這是壹款前置後驅車型,但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傳動軸,所以妳可以看到動力還是從鏈條傳遞到後輪。
結論。
目前,遏制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各國的常識,各國、各行業、各領域都在積極應對減少排放和汙染,汽車行業首當其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排量自吸車勢必會迅速退出歷史舞臺,它曾經的輝煌已經成為歷史。這個時候,回望過去,看壹看曾經的大排量發動機帶來的速度和激情,想到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體驗這種感覺,就很遺憾。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