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天下第壹縣”指的是哪個縣?

“天下第壹縣”指的是哪個縣?

天下第壹縣指息縣。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隸屬信陽市。息縣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淮河穿越75.4公裏。江南郁郁蔥蔥美麗,江北坦蕩寬廣。自古以來,這裏富饒肥沃。

隰縣有3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1046年,侯國被封,公元前682年,中國大地上第壹次建立了郡縣。難“歇”名而不改縣治,被稱為“縣制”的活化石,被譽為“中國第壹縣”。

擴展數據:

1.息縣人繼承了傳統烹飪技藝,如燉、燉、蒸、滑、煎、炕、炸等。、以及營養豐富、鹹中帶香、食材多樣、南北兼容的“信陽菜”息縣菜,廣受全國各地賓朋的贊譽和喜愛。

面康系列:面康雞、面康羊肉、面康青椒圈、面康葫蘆湯等。

鹵菜系列:饅頭燜雞、紅五爪燜雞、醋小可樂燜魚。

紅燒系列:臘肉燜鱔(泥鰍)、紅燒牛腩、紅燒魚頭、紅燒老鴨等。

清蒸蔬菜系列:清蒸榆樹葉、清蒸槐花、清蒸荊芥、清蒸原味等。

滑菜系列:三菌滑牛肉、滑魚片、滑肉片等。

炒菜系列:幹炒糊魚、脆皮蝦、油炸春卷、油炸蘿蔔丸等。

此外,煎淮河白刁魚、鐵鍋魚塊、砂鍋魚塊、鐵鍋羊三寶、黑魚片等宴席菜肴,刷雞塊、脆皮包子、裹餅、釀鹹鴨蛋、芝麻小籠包、皮蛋等小吃也是廣大食客舌尖上的精品。

第二,方言

息縣方言屬於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由於地處南北交界,自古以來,五湖四海的賓朋往來不斷,形成了質樸淳樸、種類繁多的息縣方言,長期在民間廣為流傳。

如:移坡——移動椅子、凳子供人坐;路壩子——有溝有塘的村屋的出路;不成仙——令人失望;盯著瓜——壹個忘三件事的人;眼氣——羨慕;花娘——小姑姑等。

第三,藝術

隰縣地處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的交匯處。古時候是壹個叫姬的國家,傳承了幾百年,文化積澱深厚。地理和人文的特殊性使得息縣民俗文化南北兼而有之,如板凳龍、喜戲、淮河派、皮影戲、地燈、花傘旱船等。

海子戲又稱“花籃戲”,被當地人稱為“浪如妖”。它形成於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是息縣特有的傳統地方戲。

旱船,起源於明清時期,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壹種民間藝術形式,以舞蹈為主,說唱為輔。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普公山廟會、張濤鄉、寶信鎮、正月十五等民間節日期間,旱船作為壹種流行的文學形式流行開來。

第四,民俗

息縣的民俗很多,從年初到年底都伴隨著民俗。在春節和農歷正月初壹,年輕壹代向他們的長輩拜年。正月初十,在石頭上放鞭炮,祈求壹個好年景;正月十五,看燈展,孩子們打燈籠慶祝節日;

二月二,龍擡頭的日子,大人小孩在這壹天爭著給未婚青年理發、搬家、訂婚;3月3日去普公山趕廟會,去廟裏上香祈福。端午節插艾草,門前炸油條吃粽子,早上煮艾草水給孩子洗澡,祈禱驅走五毒;7月7日,送花給對的人;

8月15日,家人聚在壹起吃月餅,賞月;重陽節登高,孝敬老人;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打掃衛生,置辦年貨。

隰縣人民政府-縣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