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堿煮粥味道更香,但會降低蛋白質的含量。是真的嗎?
有時候喝老人煮的粥,感覺特別香,特別稠。這是因為粥裏有堿,但是有人說加堿的粥會降低米粥的營養。
有減少嗎?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做過相關實驗。
結果表明,加堿後米粥中蛋白質含量從0.55g增加到0.82g,但有所增加。對此,營養專家解釋,堿不會影響大米的營養,增加是糊化後水分減少造成的。
既然大米粥的營養增加了,為什麽不推薦早餐吃大米粥呢?
從胃的角度來說,經過壹夜的休息,此時的胃非常活躍,迫不及待地吸收營養,為全身提供充足的能量。如果吃進體內的食物能量不足,胃再努力也沒用,其他器官可以利用的能量就少了。
大米營養太少。
雖然如上所述蛋白質增加了,但總量還是少得可憐,其他營養成分也很少,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水。喝了不到壹個小時可能會覺得餓,無法維持壹個上午的工作學習。
拿米粥和雞蛋做個對比。兩者的熱量大約是110卡和70卡。看似大米粥熱量更高,但其實兩者帶來的飽腹感差不多,大米粥也不餓,可以毫不費力的食用。所以早上吃粥真的很飽,其實是吃飽了,攜帶饑餓感的能力還不如吃兩個雞蛋。
糊狀米粥會影響血糖。
喜歡喝粥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這個群體中有很多人患有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大米粥的GI指數是102,高於葡萄糖,所以早餐不建議經常喝大米粥,因為對血糖太有營養了。
總結壹下,有三類人不建議早餐吃大米粥。
壹是需要長時間身心投入的人群,如上班族、學生、農民等。
第二,血糖不穩定、有患病傾向或已被診斷患有糖尿病的人。
第三,胃潰瘍嚴重,經常反酸的人。
有人可能會問,我腸胃不好。我不吃點米粥養胃嗎?
是的,米粥是糊狀的,容易消化。壹般腸胃不好或者生病沒有食欲的人都會喝點粥,減輕腸胃負擔。可以偶爾喝,但不建議長期喝,因為有兩點需要註意,喝粥要看情況。
首先,患者的情況適合吃粥嗎?有些人牙齒不好,或者剛做過膽囊和胃腸手術。這個時候可以喝壹些清淡的粥,既能保證身體的運轉,又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但如果患者已經過了吃流質食物的階段,目前需要足夠的營養,此時就不要喝粥了。
其次,如果腸胃不好,需要養胃,但是養胃喝米粥。有的人胃酸多,胃潰瘍。此時喝粥可能會加重胃部不適。而且有的人胃動力不足,容易腹脹。這時候吃米粥在胃裏的負擔會小壹些。
提醒:有壹種粥不宜多吃。
有的人早上不想做飯吃,但是想喝粥,就會去外面的店裏買成品粥,就是插著吸管的塑料杯裝的粥。甚至有的家長天天給孩子買這種粥,感覺品種多,吃起來也方便。
粥煮好後,溫度比較高。放入塑料杯可能會燙傷杯子,產生少量有害物質。壹些商家為了節約成本,使用非食品級的塑料杯,長期食用這種杯子裏的食物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健康隱患。如果吃的時候杯子變形,米粥裏有塑料味,盡量不要吃。
早餐壹定不能吃粥嗎?其實米粥也可以很有營養。
人們不喜歡大米粥的最大原因是營養太少,如果能增強營養價值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試試雜糧粥,瘦肉粥,海鮮粥,地瓜粥,然後在粥裏加雞蛋,蔬菜,水果。這樣早餐會更有營養,血糖也會更穩定。
除了米粥,它的好夥伴不建議多吃,比如鹹菜、剩菜、油條等。最好吃些新鮮清淡的,會更受胃的歡迎。總之,適當喝點米粥有溫補腸胃的作用,但不適合天天吃。如果家裏老人還不知道,及時告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