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豆腐幹有哪些食譜?

豆腐幹有哪些食譜?

豆腐幹,漢族傳統豆制品之壹,是豆腐的再加工產品。鹹而爽口,硬而韌,久而不爛,是中國各大菜系中的美味。豆腐幹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豆腐幹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鹽、茴香、花椒、大料、幹姜等調料,既香又鮮,可以長期食用,被譽為“素火腿”。

營養分析

1.豆腐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豆腐蛋白是完全蛋白質,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2.豆腐幹中含有的卵磷脂,可以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3.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預防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兒童和老年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益。

為了大眾

壹般人都能吃。

1.適合身體虛弱、營養不良、氣血兩虛、年老體衰的減肥人群;適用於高血脂、高膽固醇、肥胖、動脈硬化;

2.平時脾胃虛寒,經常便溏腹瀉的人不宜食用。

豆腐幹的食療作用;

預防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和保護心臟;補鈣可以預防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兒童和老年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用法:每餐30克左右。

工作方法

豆腐幹的含水量是豆腐的40%-50%。制造方法如下:

(1)材料準備。上等大豆3公斤,精鹽600克,醬油250克,廣西15克,生姜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提煉。先將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壹晚,然後磨成漿,濾渣備用。

(3)煮沸。磨好的生豆漿入鍋煮熟後,加入20%-25%的水,降低豆漿濃度,減緩疑似凝固的速度,從而減緩蛋白質凝固物網絡的形成,減少水和可溶性物質的包裹,以利於壓榨時水分的順利排出。

(4)固化。當漿液溫度降至80-90℃時,可以用鹽水訂購漿液。點漿時註意均勻壹致,勤攪拌,但防止無序攪拌。果肉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止,蓋上蓋子約30-40分鐘,待果肉溫度降至70 ~ C左右時包好。

(5)腦中風。將豆腐剁碎後再包邊,不僅有助於斷網和釋放包邊水,還能使豆腐均勻地鋪在包邊布上,做出的產品質量接近,可避免厚薄不均,縫隙較多。

(6)包裝。先在網格上鋪裹布(網格上的網格根據所需豆腐幹的大小而定),然後將豆腐幹加到裹布上,這樣豆腐幹要壹層壹層鋪,可以比網格略高幾毫米,數量根據豆腐幹的厚度而定,但每批的厚度要壹致。然後將布紮緊,壓制成型,1小時後取下布,將豆腐幹按網格印用刀切開,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入3公斤清水中攪拌均勻,然後將豆腐幹放入幹鹽水缸中,浸泡半天,再取出瀝幹水分。將7公斤清水倒入鍋中,放入100克精鹽、姜末、桂皮(用紗布袋裝)、醬油、香蔥、味精,制成鹵水。

(8)煮幹。將準備好的鹵水帶回鍋中燒開,加入豆腐幹,煮30分鐘左右。取壹塊豆腐幹觀察。如果是棕紅色的,很好吃,就拿出來。

食譜

油炸幹絲

材料:五香豆腐幹3塊,榨菜2塊(約80g),青椒4塊(約160g),蒜末1小勺,蝦米1塊(約40g),紅辣椒1塊(切絲),油3大勺,香油65433。

配料(調料):糖1/2茶匙,醬油和雞粉各1茶匙,鹽和水4湯匙。

練習:

1,五香豆腐幹洗凈切絲。

2.蝦米用清水浸泡,瀝幹水分。

3.青椒洗凈,切塊去核,切絲。

4.榨菜洗凈,切片,用清水浸泡5分鐘,撈起榨菜絲,加少許糖拌勻。

5.將蝦放入油中翻炒,將蒜末和豆腐幹翻炒透,加入榨菜和青椒翻炒,將調料翻炒至汁幹,倒入香油翻炒均勻即可上桌。

豆腐幹炒臘肉

材料:臘肉三兩、豆腐幹半斤、蒜苗壹兩、白糖壹茶匙、香油壹茶匙、料酒兩茶匙、鹽、雞精。

操作:

1,臘肉切片;將豆幹切成厚片;蒜苗切成馬耳朵。

2.鍋裏放油,加熱至八成熱。翻炒幹豆大約壹分鐘。

3.將豆腐幹推到鍋邊,放入臘肉,放入油中炸至油脂“充光”。

4.加入蒜苗、料酒、醬油、糖、雞精、香油。

5.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烤豆腐幹

食品

配料:油豆腐

輔料:水、肉桂、茴香、蜂蜜、芝麻。

調料:生抽、老抽、鹽、冰糖。

工作方法

1.將油豆腐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瀝幹,壓出油水,備用。

2.在另壹個鍋裏,放入油豆腐,將2湯匙生抽、5湯匙老抽和少許鹽倒入醬汁中,倒入壹碗水。

3.加入2湯匙冰糖、適量肉桂、適量茴香煮。水燒開後,轉小火煮至水幹。

4.準備壹個烤盤,鋪上錫紙,把豆腐幹依次排在烤盤上。

5、刷上蜂蜜,撒上芝麻,烤箱中層,170度,5分鐘。

腐乳又稱豆腐,是在中國流傳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食品。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很臭,其特殊風味深受中國及東南亞人民的喜愛。這是壹種持久的美味。腐乳通常分為三類:青方、紅方、白方。其中,臭豆腐屬於“方清”。“大塊”、“紅辣”、“玫瑰”屬於“紅方”。“甜辣”“桂花”“五香”屬於“白面”。

腐乳是我國獨創的調味品,有紅腐乳、綠腐乳、白腐乳、醬腐乳、彩腐乳。可以單獨食用,也可以用來烹制風味獨特的菜肴。雖然外表不咋地,但這些東西說到營養成分真的不簡單。

腐乳和豆豉等豆制品壹樣,是營養學家推崇的健康食品。它的原料豆腐幹,本來就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豆制品,蛋白質含量15%~20%,相當於肉類,鈣含量豐富。腐乳生產過程中經過黴菌發酵,蛋白質消化吸收率更高,維生素含量更豐富。因為微生物分解豆類中的植酸,大豆中吸收率低的鐵、鋅等礦物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同時,由於微生物合成壹般植物性食物中沒有的維生素B12,素食者常吃腐乳,可預防惡性貧血。腐乳的原料是豆腐幹的“白坯”。給白坯接種合適種類的黴菌,在合適的條件下培養,很快上面就會長出白毛——黴菌會大量繁殖。這些白毛可能看起來很可怕,但其實不用擔心,因為這些菌株對人是無害的,它們的作用只是分解白坯中的蛋白質,產生氨基酸和壹些B族維生素。搓毛白坯,最後腌制,就成了腐乳。

種類

白色腐乳以桂林腐乳為代表。桂林豆腐乳歷史悠久,頗有名氣。它早在宋朝就很有名了。是傳統特產“桂林三寶”之壹。桂林腐乳從制漿、過濾到定型、烘幹、黴變有壹套流程,選料也很有講究。制得豆腐體積小,質地光滑柔軟,表面橙黃透明,味道鮮美清香,營養豐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是人們的常見食品,也是烹飪的調味品。1937年5月,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手工業產品展覽會上,桂林腐乳因其突出的形、色、香、味而特別受到稱贊,並因此暢銷海內外。1983,被評為國家優質食品。白腐乳聞名海外,深受港澳、東南亞、日本人民的歡迎。

紅色腐乳紅色腐乳從選料到成品要經過近30道工序,非常考究。腐乳是最傳統的壹種腐乳,入壇後需要用優質白酒潤制,數月後才能享用。紅腐乳表面自然呈紅色,切面呈黃白色。味道醇厚,風味獨特。除了吃飯,它還經常被用作烹飪中的調味品。制作紅色腐乳的原料除了大豆,還有芋頭。其成分還含有大量蛋白質,色澤正、形狀整齊、質地細膩、無異味者為佳品。

綠色腐乳就是臭豆腐奶,也叫綠色配方,是真正的“又臭又好吃”的食品,也有人喜歡。以百年老店王致和為代表,發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還有壹個故事:王的父親在家鄉開了壹家豆腐店,小時候就學會了做豆腐。著名的孫山在北京租了幾間房子,每天磨幾升豆豆腐,沿街叫賣。現在是夏天,有時候吃剩的豆腐很快就會發黴不能吃。他把豆腐切成小塊,稍微晾幹,找了個小壇子,用鹽腌起來。之後我就關了生意,專心學習準備復試,漸漸就把這事忘了。秋天,當王致和打開氣缸蓋時,壹股惡臭撲鼻而來。當我拿出來的時候,我發現豆腐是藍灰色的。我用嘴試了壹下,感覺裏面含有濃郁的香氣。雖然它不是壹種美味的食物,但也很有趣。我把它給鄰居嘗了嘗,贊不絕口。流傳了300多年。臭豆腐曾作為皇家菜肴被送進宮廷,受到慈禧太後的喜愛,慈禧太後給它取名為“方玉青”。

主要功效

腐乳性平,味甘。含有類似豆腐的成分。具有開胃消食、和中功效。可用於病後消化不良、小兒消化不良或營養不良、腹脹、便溏等。用好豆腐乳,可以讓烹飪更多樣,味道更有層次感。除了供餐,還常用於火鍋、姜鴨、羊肉爐、面條、面包等蘸醬和肉類加工。

腐乳通常不僅是壹道美味的配菜,也是烹飪中的佐料,做出各種美味菜肴。比如腐乳蒸臘肉,腐乳蒸雞蛋,腐乳燉鯉魚,腐乳燉豆腐,腐乳。比如美味可口的腐乳,就是把整塊肉的皮放在火上烤,放在水裏把燒焦的部分刮掉。把肉放在砂鍋裏煮到半脆,然後拿出來用刀在皮上深深地切壹下,做成幾小塊,但不要切。用幾塊紅豆腐,多碾碎些鹵汁,加些黃酒抹在肉上,再加入蔥姜和原煮的肉湯放入砂鍋,用小火慢慢燒,再加入冰糖至汁濃稠。這肉肥而不膩,香味撲鼻,食欲大增。

腐乳中鋅和維生素B的含量非常豐富。經常食用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癥。腐乳的蛋白質比豆腐大壹倍,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被稱為東方奶酪。

腐乳富含蛋白質。發酵後蛋白質分解成各種氨基酸,可以直接消化吸收。還會產生酵母等物質,所以可以健脾養胃,刺激食欲,幫助消化。

禁忌和副作用

腐乳中鹽和嘌呤的含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腎病、消化道潰瘍患者應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發酵後發臭的腐乳容易被微生物汙染,豆腐中的蛋白質被氧化分解產生含硫化合物。臭豆腐吃多了,對身體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