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4月1日起外賣封簽,舌尖上的安全必能封得住。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的《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正式發布,並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該規範對本市網絡提供餐飲服務過程中的餐飲安全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內容多處涉及我們消費者關心的網絡外賣熱點問題。
我與身邊小夥伴學習了“規範”,看到“規範”主要從以下四方面,對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各方面進行明確,即明確網絡提供餐飲服務的過程中,餐飲安全管理的壹般要求、平臺管理、供餐要求、配送要求。可以說,基本覆蓋了網絡餐飲服務的各個環節。我和小夥伴們註意到,在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要求中,“規範”明確提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場所的布局設置要符合《餐飲服務單位餐飲服務場所布局設置規範》的要求。同時,不應委托、轉包給其他單位或人員供餐。
? ?對外送食品的溫度和不適宜外送食品種類進行明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合理安排出餐順序,先出品易於保存的食品;生食水產品等對配送溫度要求嚴苛的食品不宜外送;食品制作後,應立即打包配送。需暫存的易腐食品暫存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暫存溫度熱藏宜為60 ℃以上,冷藏宜為8 ℃以下;應隨餐提供食品制作時間、建議食用時限等與食用相關的信息。
對外送食品的打包環節進行規範。在外送食品的打包環節,“規範”規定熱食類、冷食類食品應分隔放置,需低溫保存的食品宜有保溫措施;飲料類、湯羹類應分別單獨包裝;直接入口食品和非直接入口食品應分別打包,不應放入同壹餐具或容器內;應使用外賣包裝封簽或壹次性封口的外包裝袋等密封方式,封簽、外包裝袋口在開啟後應無法復原。
? ?對外送食品的配送環節進行規範。外賣的配送環節,也是我們這些經常食用外賣食品族關註的重點。“規範”要求配送時使用的配送箱應無毒無害,具有保溫性、氣密性和緩沖性等特性;配送箱每日消毒應不少於壹次,清潔消毒情況應有記錄;配送過程不應使用公交車、地鐵等公***交通工具進行配送。同時要求,在配送過程中,配送員不應打開食品外包裝,發生食品汙染應終止配送,裝卸時,配送設備設施的門、蓋應隨開隨關;配送過程中應滿足保證食品安全的溫度要求。
對傳染病流行等公***衛生事件和其他應急事件發生期間的餐飲安全進行規範。餐飲服務提供者、平臺、配送單位應遵守國家和本市的防控要求,明確崗位責任,建立並執行防控制度,制度應至少包括員工健康管理、人員信息收集與檔案管理、設備設施和環境清潔消毒、應急處理流程和措施等內容。在配送過程中宜采用無接觸配送方式,及時做好配送設備消毒。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點外賣已經成為小夥伴們的的日常生活方式,據統計,截至去年末,我國外賣用戶規模高達5.44億,可見點外賣壹族人群龐大。如何能夠堵住外賣食品安全漏洞,提升外賣質量水平,守住外賣食品安全底線,成為大家關註的熱點話題,而這就需要從立法方面進行規範。我認為,此次北京出臺的《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範》,覆蓋了從生產、包裝到配送等網絡餐飲服務的各個環節,而且環環相扣,專治我們小夥伴們以前曾遭遇過的各種外賣難題,實用性非常強,從源頭對網絡外賣行為進行規範。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對網絡外賣從法律高度進行規範,必能鎖住我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