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哪次反叛事件影響了曹操的決策還給了馬超喘息的機會?

哪次反叛事件影響了曹操的決策還給了馬超喘息的機會?

東漢末期,赤壁之戰後,西北的馬超韓遂成為了曹操集團的心腹大患,馬超從建安十六年開始和曹操對峙,壹直到建安十九年才被徹底擊敗,投靠於張魯,而在這段時間,曹操內部曾經發生壹次轟動的反叛事件,也就是田銀、蘇伯於河間反叛,壹時間局勢動蕩不已,歷史記載?幽、冀扇動?,那麽這場反叛對於曹操集團的影響如何呢?

首先要說的是,河間郡在冀州西北部,北連幽州,治所在樂城縣 (今獻縣東南),而這次反叛發生的時間是曹操率主力深陷關中,不能及時回援,曹丕留守後方,在這種局勢下,曹氏集團的確壹時間沒有能力快速集結重兵去征討平叛,所以說才有了幽州冀州出現恐慌的局面。

田銀、蘇伯這兩人在歷史上是何出身,並有太多的記載在,可能原本是袁氏部將,因為某些原因而發動了反叛,只是這次叛亂發生的時間看似對田銀、蘇伯有利,實際則不然。

《三國誌.武帝紀》冬十月,軍自長安北征楊秋,圍安定。

《三國誌.楊阜傳》馬超之戰敗渭南也,走保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蘇伯反河間,將引軍東還。

綜合史料來看,田銀、蘇伯發動的反叛發生在建安十六年十月或者之後的時間,此時馬超已經在渭南戰敗,逃回了涼州,雖說沒有被完全擊敗,曹操聽聞後方生亂後,也是想要急於撤軍。

當時的局勢是,西北馬超已經不足以牽扯曹操的大軍,曹操在降服楊秋後,留下夏侯淵統兵鎮守關中,曹操率軍撤回,在曹操回到鄴城前,田銀、蘇伯的叛亂就被平定了。

同時田銀、蘇伯的反叛缺乏外部聯合勢力,畢竟曹操已經統壹北方多年,百姓不想打仗,之所以有?幽、冀扇動?,多半的人不過是想要在亂世自保,或者趁亂謀取些利益而已,真心追隨田銀、蘇伯反叛的人不多。

而且當時兩大勢力,劉備在和劉璋死磕,忙著奪取益州,孫權也沒有大規模北上的意願,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伺機奪取荊州這件事情。

《三國誌.鮮卑傳》建安中,因閻柔上貢獻。太祖西征關中,田銀反河間,比能將三千余騎隨柔擊破銀。

同時田銀、蘇伯也無力聯合北方的遊牧部落,幽州的閻柔更是帶著鮮卑軻比能等3000余騎,南下攻擊田銀、蘇伯兩人,所以說他倆可謂是孤立無援,動靜是看著很大,但是並未對曹氏集團造成致命影響。

我個人認為,田銀、蘇伯的反叛時機選擇,應該是未獲得即時消息的結果,當時曹操雖然率部擊退了馬超,但是消息並未傳到田銀、蘇伯兩人那裏,兩人認為曹操還在和馬超對峙,暫時無法撤軍,或者說聽到壹些流言,比如曹操在前線大敗,甚至說曹操已經被馬超所殺。

總之在那個年代,消息傳遞的確缺乏時效性和準確性,加上田銀、蘇伯兩人壹直對曹氏不滿,所以就壹拍即合,發動反叛了。

《三國誌.常林傳》文帝欲親自討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賊之形勢,可料度也。北方吏民,樂安厭亂,服化已久,守善者多。

《三國誌.曹仁傳》蘇伯、田銀反,以仁行驍騎將軍,都督七軍討銀等,破之。

《三國誌.程昱傳》文帝留守,使昱參軍事。田銀、蘇伯等反河間,遣將軍賈信討之。

當時田銀、蘇伯反叛的消息傳來,曹丕是想親自征討的,但是被常林勸阻了,常林就說過,幽州冀州的百姓都厭惡戰亂,真心追隨田銀、蘇伯兩人壹起造反的人不多,隨後曹丕派遣賈信討伐兩人。

值得壹提的是,當時曹仁隨軍西征,還在關中,所以說曹操還是心有忌憚的,臨時派遣了曹仁率軍回撤,征討田銀、蘇伯,所以說這場快速被平定的叛亂,曹操也並非完全沒當回事。

最主要的是正是因為田銀、蘇伯的反叛,曹操在降服楊秋後,並未繼續追擊馬超,而是讓夏侯淵率部留守,自己率主力撤軍了,可以說這給了馬超機會的,馬超有時間重整兵力,擇機再戰, 只是說馬超無雄主之才,沒有收拾了夏侯淵,並最終被擊敗。

要知道馬超最後被擊敗,依附於張魯的時候,是在建安十九年,在渭南之戰戰敗後,馬超獲得的兩年多時間,但並未取得什麽拿得出手的戰果,最後根基也被人家連根拔起了。

《三國誌.武帝紀》十七年春正月,公還鄴。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割河內之蕩陰、朝歌、林慮,東郡之衛國、頓丘、東武陽、發幹,鉅鹿之癭陶、曲周、南和,廣平之任城,趙之襄國、邯鄲、易陽以益魏郡。

同時在曹操撤軍,回到鄴城後,曹操也是加快了擺脫漢室掣肘的行動,雖然漢室衰微,但是做過漢臣,曹氏壹族想要在進壹步就備受壓制,加上田銀、蘇伯的反叛時間,也是讓曹操意識到,內部反對自己的勢力依然存在。

所以曹操增加了魏郡的地盤,為將來建立魏國打下基礎,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冊封為魏公,建立魏國,定都鄴城,可以說完全擺脫了漢室的掣肘,同時也加強了曹氏集團對北方的控制,避免再壹次發生類似田銀、蘇伯反叛的事件。

再者,這次反叛對於程昱可能會有壹些影響。

《真誥》田錄,魏武帝時為程昱參軍,後為河間太守,反叛,為閻柔所破爾。

《真誥》不是歷史類文獻,而是上清派書籍,為南朝道士陶弘景所編撰,其中提到的田錄值得可能就是田銀,只不過是記載錯誤,畢竟被閻柔擊敗的河間太守,也就是田銀了,這裏提及了田銀做過程昱的參軍,但是具體他在程昱那裏待多久,兩人的關系如何,就不知道了。

那麽這次反叛是否和程昱有關呢?

在歷史記載中,叛亂被平定後,叛軍中有千余人請降,曹丕向眾人征求處理意見,大家都說殺,程昱則表示是反對,而且著重強調了,即便要殺, 也要請示於曹操,其實曹操在西征馬超的時候,就給予了曹丕處理軍事問題的權力,也就是說,這些降兵,殺不殺曹丕可以自己做決定。

也就說程昱存在避嫌的嫌疑,如果田銀真的和程昱有私下關系,那麽程昱若力主殺掉這些降卒,是不是有殺人滅口的嫌疑呢?

再參考建安十八年,魏國建立時,程昱為衛尉,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這件事,可以說程昱是曹魏功勛,因為爭威儀事件就遭到罷免,懲處是過頭了的,他再度被啟用為衛尉的時候,已經是7年後曹丕稱帝的時候了,所以說感覺其中有曹操故意打擊程昱的意味。

那麽存在這麽壹種可能,那就是不管程昱是否參與到反叛事件,個人認為他是沒有參與的,畢竟當時曹氏集團經歷赤壁之戰後,仍然是最強大的,選擇反叛推翻曹氏集團太無腦,不像是程昱這樣人的作為,但是曹操需要多想的,只要田銀和程昱存在壹定的關系,就必然要防範壹下。

畢竟敵人永遠不會出賣自己,只有自己人才有可能,所以說,程昱存在被田銀反叛事件牽連的可能,同時也是這次反叛,曹操在尚未剿滅馬超前就撤軍了,若是沒有這次反叛,曹操可能率軍在關中停留的時間會更久,不排除趁機直接攻取漢中的可能,如果攻取漢中的行動提前,那麽益州到底是誰的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