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內臟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
/iknow-pic.cdn.bcebos.com/242dd42a2834349bd4f82a90c5ea15ce36d3be2d"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42dd42a2834349bd4f82a90c5ea15ce36d3be2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242dd42a2834349bd4f82a90c5ea15ce36d3be2d"/>
動物內臟的營養價值
1、豐富的鐵
動物內臟富含鐵、鋅、硒等多種礦物質,尤其是鐵。且鐵的存在形式是利於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對於缺鐵性貧血不占少數的我國廣大居民來說,動物內臟是補充鐵的最佳食物來源。
懂壹點營養的人都知道,吃深紅色的動物內臟,比如肝臟,可以幫助缺鐵性貧血的人補鐵,因為內臟那紫紅色的顏色,是“血紅素”所帶來的。“血紅素”正是內臟、肌肉和血液呈現紅色的原因,它的分子中含有鐵元素。內臟的顏色深濃,是因為它所含的血紅素比肉類中的鐵含量更高,其中的鐵元素吸收利用率非常高。這也正是“豬肝補血”之類民間說法的道理所在。
比如說,給較大嬰幼兒添加輔食時,只要加壹勺肝泥,就能有效地供應鐵元素,預防嬰幼兒常見的缺鐵性貧血。除了豬肝之外,雞肝、鴨肝、鵝肝、羊肝也壹樣好,鴨胗、雞心、豬腎(腰子)也不錯,只要是深紅色的內臟,都有幫助補鐵的作用,只不過肝臟比較容易做成泥罷了。
2、豐富的維生素A
我們常聽老人們說吃豬肝名目,就是源於其中豐富的維生素A,它是構成人體視覺細胞重要的物質。可以保護視力,同時也能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讓我們的皮膚更光滑、細膩。
動物內臟的營養價值還有豐富的B2,很多年輕人都會出現口角炎或是脂溢性皮炎,就是體內缺少維生素B2導致的,而動物內臟中的維生素B2很豐富,可有效的預防。
除了肝臟之外,動物的腎臟也含有不少維生素D,而普通肉類中含量卻很低。若論各種B族維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腎臟、心臟和禽類的胗都明顯高於普通的肉類。也就是說,它們是營養素含量更高的“紅肉”。
/iknow-pic.cdn.bcebos.com/ca1349540923dd547313e37ddd09b3de9c824846"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a1349540923dd547313e37ddd09b3de9c82484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ca1349540923dd547313e37ddd09b3de9c824846"/>
如何健康食用動物內臟
必須熟透。壹些飯店現在流行帶血絲的肝臟,認為吃起來更嫩。這種吃法是很危險的,沒有熟透的內臟很可能有毒素的殘留,甚至引起中毒。烹調方式上,采用長時間高溫高熱燜煮的方法要比爆炒來得更安全。
徹底清洗。動物內臟壹定要反復、徹底清洗幹凈,以防毒素的殘留。
限頻適量食用。動物內臟雖然有好多的營養價值,但同時也具有壹定的安全隱患及高膽固醇的風險。因此食用要適量。內臟是寶,隱患不少;處理得當,放心食用;限頻適量!
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征(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態和地理分布等)進行分類,將動物依次分為6個主要等級,即門、綱、目、科、屬、種。
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於海洋。早期的海洋動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逐漸演化出各種分支,豐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態。在人類出現以前,史前動物便已出現,並在各自的活動期得到繁榮發展。後來,它們在不斷變換的生存環境下相繼滅絕。但是,地球上的動物仍以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的趨勢不斷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
科學家們把現存的人類已知的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科學家已經鑒別出469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鯉魚、黃魚等魚類動物,蛇、蜥蜴等爬行類動物,青蛙、娃娃魚等兩棲類動物,鳥類以及紅熊貓等哺乳類動物等。
科學家們還發現了130多萬種無脊椎動物。這些動物中多數是昆蟲,昆蟲中多數是甲蟲。鼻涕蟲、蚯蚓,烏賊、牡蠣、紅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蟲、放射蟲、蛔蟲、豬肉絳蟲、沙蠶、蝸牛、蛞蝓等都屬於無脊椎動物。
動物界所有成員的身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異養有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