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2065 438+01年4月,衛生部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國家標準GB10765-2010和GB10767-2010,在很多項目上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嬰幼兒配方乳粉標準更為嚴格,被譽為“
具體介紹:
2008年3月,南京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喝牛奶的孩子出現結石的案例。
2008年6月28日,蘭州軍區第壹醫院收治了首例腎結石嬰兒患者。7月中旬,甘肅省衛生廳接到壹例嬰幼兒結石病例報告,立即展開調查,並上報衛生部。2008年9月8日,14嬰幼兒食用三鹿奶粉後患腎結石的消息被媒體披露。
2008年9月11日上午,三鹿乳業宣布奶粉合格。2008年9月11日晚,三鹿乳業承認7000噸奶粉被汙染。8月6日之前生產的奶粉全部召回。
2008年9月11日晚,衛生部提醒公眾停止使用三鹿奶粉。2008年9月12日,三鹿表示,經調查,奶農和收奶站私自添加三聚氰胺。由於全世界都沒有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檢測標準,受汙染的奶粉被投放市場。
2008年8月1日下午6點,三鹿獲得檢測結果:16嬰幼兒奶粉樣品和15樣品檢出三聚氰胺。
2008年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別向石家莊和新華區當地政府報告了相關情況,並開始在市場上秘密回收三鹿嬰幼兒奶粉。
2008年8月4日至9日,三鹿對200個原料奶樣品進行檢測,確認“在原料奶中人為混入三聚氰胺是將其引入嬰幼兒奶粉的最主要途徑”。
2008年9月13日,對患病嬰兒進行免費治療,所需費用由財政承擔。相關部門對三鹿嬰幼兒奶粉生產、奶牛養殖、原料奶收購、乳品加工等環節進行了檢查。國家質檢總局將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對市場上所有嬰幼兒奶粉進行全面檢查。
2008年9月15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甘谷、臨洮兩名嬰兒死亡,確認與三鹿奶粉有關。
2008年9月16日,央視報道稱,國家質檢總局對109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的491批次產品進行了調查,檢查顯示22家企業的69批次產品檢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
由於三鹿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奶粉生產商,生產的基粉銷往國內外多家企業,三聚氰胺汙染奶粉引發了乳品行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2008年9月17日,國家質檢總局宣布取消食品行業國家免檢制度,所有生產的產品和包裝上印制的國家免檢標誌不再有效。幾天後,又宣布取消蒙牛、伊利、光明的液態奶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2008年9月19日,在四名嬰兒因飲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死亡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要求中國當局對此問題進行“全面調查”。世界衛生組織也嚴厲批評中國未能控制食品衛生,故意隱瞞信息。
2008年9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中國不應該被描繪成“萬惡之源”,因為這些問題既會出現在發達國家,也會出現在新興工業化國家。他們正在幫助中國完善相關機制。但是聲稱所有的食品安全問題都源於中國是完全錯誤的。
2009年初,衛生部受國務院委托,牽頭對原有乳品標準進行清理,重新制定了生乳新國標。
2010年4月,生乳新國標正式頒布。乳蛋白含量由國標1986中的2.95%下降到2.8%,菌落總數由2003年的每毫升50萬個調整到200萬個,均為歷史新低。
在丹麥、新西蘭以及幾乎所有的乳制品國家,原料奶的蛋白質含量標準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總數美國和歐盟是6.5438+萬,丹麥是3萬。被譽為“世界上最差的牛奶國標”。
壹年後,衛生部表示,“據調查,標準頒布後,絕大多數奶農對現行生乳國家標準是認同的。”
2011年4月,衛生部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國家標準GB10765-2010和GB10767-2010。該標準在很多項目上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標準還要嚴格,被譽為“世界最嚴”。
2065438+2004年6月,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獲得新版嬰幼兒乳粉生產許可證的82家乳制品生產企業。8月2015,11,“三聚氰胺”這個詞依然縈繞在消費者的腦海裏。2015 10 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鑫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