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西紅柿如果我們大量種植,發芽後就可以種植。如果只在自家花園種植,在市場上買苗更方便快捷。
第壹,種子處理
消毒:在選擇種子時,要盡量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種子。我們應該根據當地常見的疾病對種子進行消毒。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如下。
①用溫湯浸泡種子,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保持水溫浸泡種子約15分鐘。通過這種處理,潰瘍病和葉黴病等病害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用磷酸三鈉浸泡種子:首先將種子浸泡在室溫的清水中3-4小時,然後在清水中加入適量的磷酸三鈉溶液繼續浸泡20分鐘左右(濃度為10%),最後取出種子進行清洗。通過這種治療,可以有效預防病毒性疾病。
催芽:將消毒後的種子浸泡6-8小時,然後將種子洗凈,置於25℃的環境中催芽。
二、準備工作
育苗設施: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育苗設施。
營養土準備:根據當地土質,準備種植要素,如田塊類型、肥料等,按設計比例準備營養土。
第三,播種
播期:根據當地季節和氣候條件,確定最佳播期。
播種方法:加速發芽的種子70%以上出現白色後即可播種,夏秋兩季的幼苗可直接播種滅菌種子。
播種前,澆足底層水,直到床土深度超過10厘米。水完全浸潤後播壹層營養土,平整床面,然後均勻播種,播種後再覆蓋壹層營養土。
為了防止猝倒,我們需要在苗床上播種多菌靈和細土。冬天和春節要在苗床上蓋壹層塑料薄膜,夏天和秋天要在苗床上蓋稻草。
第四,苗木管理
環境控制:
①夏秋季應進行調溫、遮光、降溫,冬春季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管理方法;、
(2)光照,冬春季要加強,夏秋季要遮蔭;
(3)保濕,給幼苗充分澆水,根據季節等因素酌情澆水。
分苗:待幼苗兩片子葉完全展開後,移入營養缽中。營養缽用土的方案是將活土與腐熟的環肥以7:3的比例混合,並適當添加磷酸二銨、草木灰和多菌靈。
增加營養面積:當幼苗葉片數達到3~4片時,增加苗距,用細泥填滿容器內空隙,做好保濕保溫。
肥水管理:苗期主要工作是控水控肥。當幼苗葉片數達到3~4片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噴施750倍混合氨基酸銅溶液,可有效防治根腐病、猝倒病等根苗病害。
硬化:早春溫度白天控制在15~20℃,夜間控制在5~10℃。夏秋季應逐步拆除遮陽設施,有效控制濕度。
壯苗指數:春夏培育的苗,株高25cm,莖粗0.6cm,出現大芽。夏秋栽培苗,株高15cm,莖粗0.4cm,25天內發育成型。
第四,殖民化
整地施肥:基肥以腐熟優質有機肥為主,每畝2500~3000kg,根據番茄品種的成熟度和栽培時期,適量添加化肥。
●早熟品種每畝施用鈣鎂磷肥25-3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尿素5-15 ~ 20公斤。
●對於晚熟品種,應適當控制氮肥用量。
●壹般來說,地膜番茄栽培氮肥和化肥的分配以平攤基肥和追肥為宜。
除磷肥外,還可實行全層施肥,使肥料與表土均勻混合,實現土肥交融。過磷酸鈣與有機肥充分混合後施入種植穴,減少土壤中磷的固定。番茄苗裝入種植穴後,立即噴施750倍混合氨基酸銅溶液,可有效防治死苗爛樹引起的根腐、猝倒等根苗病害,以穩苗。此外,為使番茄根系正常生長,花果發育,減少異常敗育,增加含糖量,播種時可施0.5公斤左右的顆粒狀硼肥。
種植時間:播種後25天,幼苗葉片數為5片時為適宜種植期。
五、田間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番茄生長最重要的部分。定植後7~10天,配合水追肥施壹次定根緩苗肥,苗壯植株每隔10 ~ 15天再噴壹次,快速補充營養,壯根,防止根腐、猝倒、軟腐病、黃葉、花葉病毒等病害。增強光合效率,促進營養物質的轉化和積累。
六、整形修剪
番茄的生長勢很強,莖的每個節上都會分裂出腋芽,每個腋芽都能萌發出枝條,開花結果。如果任其生長,會導致枝葉過度生長,株形紊亂,容易消耗大量養分,造成落花落果,果實變形小,產量和品質下降。因此,在番茄生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修剪、耙平、疏葉來調節生長。
七、常見病蟲害
番茄常見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棉花枯萎病、灰黴病、葉黴病、細菌性斑點病、病毒病、根結線蟲病等。害蟲主要有美洲斑潛蠅、粉虱、蚜蟲、棉鈴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