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萵筍品種有哪些,萵筍品種選擇

萵筍品種有哪些,萵筍品種選擇

萵筍品種有哪些?萵筍品種選擇哪種好?很多想要種植萵筍的朋友常常問這樣的問題。本文是根據萵筍品種介紹的相關文章為大家總結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萵筍品種,並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種植。

萵筍品種有哪些

①按葉片形狀分類

亂尖葉萵筍。葉片披針形,也可叫長尖形。從莖部越往上葉片越尖,葉片偏向直立.植株開展度較小.種植時密度可稍大,肉質莖長棒形.下粗上細。不同品種節間(葉片之間距離)稀密不壹樣。

尖葉萵筍中節間偏稀主要是紅尖葉品種。葉色綠紫甚至紅紫,如中華紅韻、中華火炬、紅翠1號;紅仙子、紅遍天下、基地紅火,在田間生長到采收時亮得出肉質莖莖部。壹般偏耐寒,適合秋季或越冬栽培。

尖葉萵筍裏面節間稀密適中、葉面比較平滑的品種主要是綠尖葉。比如三青尖鋒、青翠尖鋒等;四青香尖、香翠青尖等。這些品種壹般相對耐熱,適合晚春到秋季種植。

節間偏密的尖葉萵筍主要是耐高溫的晚春、夏季、早秋型品種,葉片綠色,葉面略皺縮,如夏秋香尖、寶劍壹號、金冠等;香芭拉、好帥尖葉、壹代天驕等。適合高溫季節種植。

b.圓葉萵筍。葉片長橢圓形(長倒卵形),從莖部越往上葉片越寬。葉頂部稍圓。葉面壹般有泡狀叫波狀皺縮。葉片偏向半直立,采收期葉片展開外翻下墜,因此植株開展度大些。種植時可稍稀些。耐熱性強的作夏秋栽培,耐寒性強的多作晚秋栽培。或作越冬春萵筍栽培。不同圓葉品種節間稀密不同。

多數耐高溫的品種節間稀密較適中,如夏秋香筍、東方神韻、香格裏拉等:

元帥、佰盛2號、好香圓葉等。節間較稀的圓葉萵筍品種.壹般耐寒性強、高產,萵筍莖部粗大(中下部偏粗,兩端漸細),比如青天下、香山飛雪、中華寶鼎等:純青、萬山飄雪等。

節間偏稀的壹般是紅圓葉品種,如大地紅、紅翠竹、紅翠3號:紅袖天香、紅冠天下等。

節間最稀的品種,自然要數高樁型的耐寒萵筍了,如香帥傳奇、玉樹臨風;高富帥、基地高華、萬裏飄香。這類品種莖部更長、上下粗細更均勻,葉片偏稀,在田間能看見圓潤修長青翠的肉質莖,非常帥氣。

②按莖(葉)顏色分類

a.綠白萵筍。葉片綠色(偏淺),莖部外皮綠白色,肉淡綠白色。如寶苣壹號、寶苣二號、寶苣三號;香芭拉、壹代天驕、萬山飄香等。

b.青萵筍。葉片綠色,莖部外皮翠綠色,肉翠綠色。如青天下、大地青、中華青龍等:純青、青香千裏等。

c.紅萵筍。葉片正面綠紫或紅紫色,莖部外皮紫綠色或紅紫色,肉翠綠色。如紅翠1號:紅仙子、紅冠天下、紅袖天香等。

③按株高分類

a.高樁萵筍。

近年選育的優勢新品種。萵筍成熟采收時株高達70cm以上。若管理得當、中低溫氣候配合得好,株高120em仍不空心.肉質莖仍可食用。如香帥傳奇、青天柱;高富帥、精品小葉翠、萬裏飄香等。

b.非高樁萵筍。萵筍成熟采收時.株高基本在60em以下。

④按適溫性(與播期相關)分類

a.春秋型萵筍。壹般在早春、初秋露地種植,生長最適溫l0—25℃。如中華金劍、飄香大花葉;香翠青尖、香翠青玉等。

b.夏(秋)型萵筍。壹般在晚到初秋露地種植,可耐35甚至短期更高溫。如寶苣壹號、寶苣二號;香芭拉、劍客、高香等品種。

c.越冬型萵筍。壹般秋、冬種植在露地。生長最適溫020℃,特別耐寒的品種能承受露地短期壹3℃左右低溫。如青翠1號、青翠2號、青翠3號;億畝長青、四青香尖、萬山飄雪等。

萵筍品種選擇

當前,出現越來越多種植大戶、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公司、基地等經營主體。伴隨著規模化、集約化生產,蔬菜種植經營的市場風險也在同步增長,因此選擇適宜的品種成為每位種植者的頭等大事。如何選擇萵筍品種,“二哥”覺得應從以下人手。

①調查市場種菜就要賣菜,賣菜是因為有人買菜。規劃種萵筍之初.要多跑當地蔬菜批發市場,了解市場需要什麽類型的萵筍;多與當地蔬菜收購商交流.摸清蔬菜販運到哪裏,販運的是什麽品種;多上網尋找品種供銷信息。至少需要搞清楚8個方面的問題。

壹是,市場需要尖葉萵筍還是圓葉萵筍?

二是。確定哪些地方青睞綠白萵筍,哪些地方青睞青萵筍,哪些地方青睞紅萵筍?

三是,2016年紅萵筍越來越流行.是紅尖葉?還是紅圓葉?亦或味道與眾不同。這些流行的新品買主都是誰?

四是,需要肉質莖(莖稈)長些的高樁萵筍?還是需要短些的?

五是。需要節間稀壹些的品種?還是節間密、葉片多的品種?

六是,什麽時候上市價格高?壹般產量低的夏季或者重大節日前後上市價格高,但並非絕對。

七是,什麽時候上市量很大也賣得出去?曾經有老板對龍二哥說想種66.7hm萵筍,咨詢種什麽品種。龍二哥建議他先了解市場,最好將這66.7hm分成3批左右,間隔半個月以上先後種植,避免賣菜難遇。

八是,萵筍是就近市場消化,還是長途販運到外地?就近消化種皮薄的品種,長途販運種皮厚壹些的品種,因為皮厚耐貯運。

最好能拍到流行的品種圖片,回頭再找萵筍種子供應商購買,以免出現萵筍漂漂亮亮地種出來了,卻找不到買主的嚴重情況。

②種植時間

搞清楚市場需要什麽品種後,計劃好什麽時候賣,每個品種在當地的生育期多少,再選擇種什麽品種。

壹年有四季,萵筍在不同季節的苗齡不壹樣,全生育期更不相同,不同品種還有些差異。

a.春萵筍。1—3月播種,苗齡30-45天,移栽後70—100天收獲。

b.夏秋萵筍。4~8月播種,苗齡25—30天,移栽後45—65天收獲。

c.冬萵筍。8月中下旬到翌年1月上旬播種,苗齡30~45天,移栽後70—100天收獲。

這只是粗略劃分,長江流域同壹季節不同海拔溫差明顯,具體某壹區域萵筍全生育期多少,建議向萵筍種子供應商了解,或者向當地有經驗的種植戶、農技部門請教。

③氣溫、栽培模式

a.氣溫環境。同壹季節,不同區域、不同海拔,氣溫不同,要選適合當時氣溫的品種。平原、丘陵、高山,光溫水土不同,品種使用也可能有差異。比如夏季高溫期,長江中下遊平原必須種耐高溫的品種。而壹些高山的二臺區域(海拔800壹l200m)就可以種產量更高的耐中溫的品種。

b.栽培模式。不同栽培模式,比如壹廂定植4行還是6行、8行每廂行數少.株行距可以稍小,直立性不夠的品種問題也不大;行數多,株行距相應留大壹些。或者選擇直立性突出的品種。目的是通風透氣,減少病害發生。

據說,“春令萵筍似黃金”,萵筍是營養醫生推薦的“千金菜”,有開通疏利、利尿下乳、強壯肌體、寬腸通便的功效,還可防癌、抗敏、養肝、護心、抵禦痛風、激活胰島素、增進新陳代謝等,尤其是兒童多吃萵筍對其生長發育很有益處。

壹年之計在於春。從春天開始,多種萵筍吧,這是增強身體健康,提高生活品質的美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