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藥酒的養生與調理

藥酒的養生與調理

 酒能活血通絡。酒作為藥品,運用的歷史悠久,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藥酒始於中華大地,早在夏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鬯其性”的記載。“鬯”就是指用芳香的藥材郁金制酒。酒的問世,把中國醫藥學,特別是制劑學和食療學向前推進了壹大步。酒與醫、藥關系極為密切。

酒的治病功效

 酒,不僅能把壹些水所不能浸取出來的藥物成分浸取出來,而且本身也可治病。藥酒更具特色,易於長期保存藥質,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劑,久存而不腐壞。酒劑飲用方便,沒有特殊的異味感覺,易於下咽,且藥材有自然香味,飲之爽口。故藥酒成為歷代醫學十分推崇的劑型。

 在防病治病中,人們創造了大量的藥酒方。到清代為止,散見於醫籍裏的藥酒方有近千首,而流傳於民間的單方驗方不計其數。這些藥酒,有的治療內、外、婦、兒、傷、五官科疾病;更多的是有的延年益壽,有的烏發黑須,還有的美容駐顏,功效不同,而各具特色。

 如唐代開始釀制的五加皮酒,至今還流傳著“子陵魚,加皮酒,喝得太白不放手;醺醺醉臥嚴陵瀨,壹篇詩章寄山友”的民間諺語。此酒曾在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章,1903年西湖博覽會獲優等獎。成為流傳數千年的名酒,如今仍遠銷他國,揚名海外。

 另外,日本人元旦飲用的防瘟疫邪氣的屠蘇酒就是漢代名醫華佗創制的藥酒,與中國的中醫藥學壹起傳入日本。1956年德國人還向我國索取“味美思”酒的配方和制造工藝加以仿制。由此看來藥酒在保護全人類的健康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許多中藥和食物中同時含有水溶性、脂溶性、醇溶性成分,通常的水煎煮,只能將其中壹部分有效成分析出。而用以浸藥的酒類,本身也是壹種較好的中藥,少飲具有舒筋活血之功。它還普遍含有水和酒精,可以同時將藥物中的兩種有效成分析出。

藥酒的制作方法

 藥酒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三種。

 為冷浸法。把藥料按壹定的比例浸泡在壹定濃度的白酒中,經過壹段時間即可飲用;

 熱浸法。把藥材和酒同煎,然後冷卻、貯存,經過壹段時間後再行飲用,或冷卻後立即飲用;

 藥米同釀法。把藥料的細粉或藥汁與米同煮後,再加酒曲釀制而成。

 人們最常用的是冷浸法,制作藥酒時以選取36°—65°。的白酒為佳,所需時間相對較長。壹般來講,浸泡壹個月後方能飲用,浸泡時間如能達到半年以上,則效果更佳。浸泡期間,裝藥酒的容器要求密封,並要經常搖晃,以使藥物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析出。

 近二十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長壽人人向往,藥酒風靡全中國,補益藥酒的銷量猛增。為了滿足這壹市場的變化,醫務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密切合作,研究成功和發掘出了許多延緩衰老的滋補藥酒。如仙寶還童酒、慈禧益壽酒、十全大補酒、清宮玉容葆春酒、張仲景補酒、猴頭補酒、菊花白酒、刺五加酒等。這些補酒很受飲用者歡迎。

 還有老品牌的人參酒、紅花酒、竹葉青酒、蛤蚧酒、黃精酒、枸杞酒、山楂酒、靈芝酒、益壽酒、天門冬酒、鹿茸酒、五加皮酒等,更是久負盛名。還有著名的味美思酒,有20多種中藥成分,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等多方面作用,很適合老年人飲用。

下面介紹兩種自制延年益壽藥酒的方法

 延壽酒

 黃精、蒼術各2000g,天門冬1500g,松葉3000g,枸杞2500g,水150L,文火煮12小時,熬如釀酒法,空腹時服用。此酒安神定誌,寧心悅顏,香口,祛病延年。

 固本酒

 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白茯苓各75g,人參37g。上藥軋碎,白酒10kg,***置壇內,密封浸潰5天,再用大火煮1~2小時,以酒變黑色為度。每天1~2次每次飲25ml~50ml。此藥酒補虛弱,治勞疾,烏須發,久飲面如童顏。

 藥酒除不會飲酒的人或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及胃潰瘍等病人禁忌外,壹般人可長期服用至體質強壯為止,可以根據藥酒的說明結合個人情況選用,以3~6個月為1療程,但切忌過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