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怎麽種?1?3?
(1)選地整地用苜蓿草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但最好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堿性砂壤土或粘壤土。整地是紫花苜蓿種植的關鍵環節。苜蓿種子小,芽頂土壤強度弱,苗期生長緩慢,土地平整不好,容易造成缺苗、斷條、缺草。棄耕農田,秋季破茬起壟,然後反復鎮壓,做到土壤細、土層實、含水量好,便於播種。為了防止廢棄農田或荒坡的水土流失,春夏後要開荒,隨翻隨耙。第二年早春,頂漿要起壟,抑制土壤水分。機械平播可以不用起壟,但要求土壤平整細膩。(2)施肥苜蓿是壹種喜肥的飼草。雖然它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但產量很低。因此,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紫花苜蓿時,施用壹些糞肥和磷肥,對提高產草量有顯著的效果。最好配合整地施用糞肥和磷肥。如果能分階段施用,應在每次割草後施用,對促進再生和提高產草量的作用更大。追肥以氮肥為主,硫胺素壹般每畝可追肥10公斤。(3)種子和播種①由於各地自然條件不同,苜蓿的播種期很難壹致。在土層薄、降雨量少、無霜期短的幹旱地區,播種應在早春,即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最遲不得晚於6月上旬,否則越冬不安全。在灌溉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最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在種植冬小麥的地區,可以同時播種苜蓿和冬小麥。秋季播種的苜蓿雜草危害不大,但當年不能受益。②播種方式主要分為條播、穴播、撒播三種。條播分為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根據栽培目的、播種工具和地形條件選擇不同的方式。窄行條播,以產草為主,多采用機械播種,壹般行距15~20 cm。這種種草方法產量高,但種子產量低;寬行播種,壹般采用畜力播種,行距40~50厘米,多用於保留地或幹旱地區;穴播,這種方法用在種子少的時候或以收種為目的,使每株充分發育,開花結莢,種子飽滿,種子產量高;播種主要用於人工改良草場、溝壑、河灘、道路,其播種量壹般比打井大2~3倍。(3)播種量壹般為每畝0.75~1公斤,牧草收割機宜高,種子收割機宜低。④種子處理的苜蓿硬實率約占10% ~ 20%,新收獲的種子硬實率達25% ~ 65%,經秋冬貯藏後可大大降低,並隨貯藏年限逐漸降低,種子發芽能力可維持10年以上。硬實種子的種皮細胞致密,不透水,直播不易吸水,發芽率很低。因此,除了烘幹種子外,播種前還應進行種子處理。種子中混有1/6左右的細沙,沙子接近種子的大小。當它們在研磨機上研磨時,種皮被劃傷,這促進了種子吸水和發芽。也可以用溫水浸種,將種子用50℃~60℃的溫水浸泡15 ~ 16分鐘,然後晾幹播種。⑤播種深度和覆土。合適的播種深度是保苗的關鍵。壹般土壤的播種深度為2~3 cm。在幹燥條件下,應深溝淺蓋。水分不足的土壤以0.5~1 cm覆土為宜,水分適宜的土壤以0.3~0.5 cm覆土為宜。註意抑制土壤保墑,力爭壹次播種保苗。(4)田間管理①當年播種的苜蓿,由於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危害,需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防缺草。(2)越冬前的管理和保護措施。冬前培土保墑,使植物的根頸處於濕潤的土層中,是越冬保護的主要措施。具體做法是春季鏟、夏季打、深秋起壟。春季地勢低、有積水的地方要註意排水。③兩年後苜蓿田間管理比較簡單,早春發芽前要清除地面的枯枝落葉,提高地溫,加速綠化,促進生長。有條件的地方也要進行灌溉施肥。另外,每次收獲後都要除草松土壹次。④病蟲害防治苜蓿的主要害蟲有蚜蟲、潛葉蟲和盲蝽。噴灑40%樂果乳劑1000倍水可防治蚜蟲,噴灑40%樂果乳劑3000~5000倍水可防治斑潛蠅,噴灑敵敵畏1000~2000倍水可防治盲蝽。病害包括銹病、褐斑病和白粉病。銹病用波爾多液、氰戊菊酯或二氯化鈉進行化學防治,褐斑病用波爾多液或硫磺混合液噴灑,白粉病可用硫磺混合液、多菌靈等藥物防治。寄生兔絲可以用鹿寶1號藥預防和治療。⑤紫花苜蓿壹般適宜在初花期采收,即開花率達到10% ~ 30%時,此時產量高,草質好。早期收獲導致低產,後期莖木質化和落葉降低品質。苜蓿當年可收獲1~2次,兩年後每年收獲3~4次。幹旱地區播種當年生長量小,壹般不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