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著名的歷史故事是:壹場春夢、捉襟見肘、胸有成竹、?殺雞取卵、暗渡陳倉、草菅人命、赤壁之戰、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四面楚歌。
1、暗渡陳倉
楚漢相爭時,項羽憑借強大的實力,違背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約定,自立為西楚霸王,把漢中和巴蜀壹帶封給先入關中的劉邦。劉邦聽從謀士張良的計策,到漢中時,人馬過後,燒毀沿途的棧道,表明自己不再回關中了。項羽從此放松了對劉邦的警惕。
後來,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命士兵修復原來燒毀的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進攻關中的樣子,實際上卻帶領主力部隊抄小道趁守將不備襲擊了陳倉,進而攻人鹹陽,占領了關中,揭開了楚漢大戰的序幕。
2、?殺雞取卵
傳說從前有個老太婆養了壹只老母雞,這只雞不僅長得高大肥壯,叫起來好聽,還有壹個特別的珍奇之處,就是每天下壹只金蛋。老太婆每天得到壹個金蛋後,就什麽事也不用於了,日子過得很不錯。可是她是個很貪心的人,想盡快得到更多的金蛋,因此常常守候在雞身邊。
這只雞壹天只能下壹個金蛋,老太婆心想,既然它能下金蛋,說明肚子裏的金蛋還很多。她為了取出所有的金蛋,就把雞給殺了,沒想到剖開雞肚子壹看,裏面壹個金蛋也沒有。她十分後悔,但已經來不及了。這個成語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3、胸有成竹
北宋時有壹位學問好、品格高尚的人叫文同,他很喜歡竹子,經常在竹林中散步,仔細觀察竹子生長的情況、枝葉伸展的姿態、竹筍成長的細節以及在四季中的變化。他對竹子非常熟悉,閉上眼都能想出竹子的樣子,壹有時間就在家裏畫竹。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遠近聞名,許多人千裏迢迢地趕來請他畫竹。
晁補之是文同的知心朋友,常和文同喝酒賞竹,最愛看他畫竹。有壹位年輕人想向文同學習畫竹,先向晁補之請教文同畫竹的秘訣,晁補之說:當他畫竹時,已經心裏面有竹的影子了,這就是他獨到的地方。
4、壹場春夢
宋朝時,有壹個學者趙令畤(德麟),著作了壹本書,名叫{侯鯖錄},這本書是記述前輩文人的事跡,文中有壹段說:
六十五歲的東坡老人住在儋州昌化時,壹次,他背著壹個大瓢,在田野間漫行,不時還哼著曲調。走了不久,遇著壹位年已七十的老嫗,她見東坡這樣優悠自在,非常神往,便對東坡嗟嘆地說:內翰昔日的富貴繁華,只不過像是壹場春夢罷了!後來,在附近居住的人,知道了這件事,便稱呼這個老嫗做〔春夢婆〕。
5、捉襟見肘
春秋時,魯國有壹個叫曾參的人。他是孔子的壹位得意弟子,以孝著稱。曾參生活很貧困,他住在衛國的時候,沒做壹件新衣,有時壹連三天竈中無火。
他穿的衣服,整壹下衣襟,就會露出胳膊肘;他穿的鞋子,往上壹提,就露出了腳後跟。但曾參並不以此為苦,他穿著破衣爛鞋,整天唱著歌,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子不能召他為臣,諸侯不能攀他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