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川菜有盆盆蝦、宮保雞丁、幹燒魚、回鍋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樟茶鴨子、幹煸牛肉絲、怪味雞塊、燈影牛肉、魚香肉絲、糖醋排骨、水煮牛肉、鍋巴肉片、鹹燒白、雞米芽菜、糖醋裏脊、東坡肘子、辣子雞、香辣蝦、麻辣兔頭、水煮魚等。
四川十大特色小吃
1、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壹道小吃,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相傳為1841年壹個綽號叫做陳包包的自貢小販創制,因為早期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所以叫做擔擔面。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
在春熙路靠近總府路的這頭,在王府井百貨後面華興街上,是成都市非常有名的華興煎蛋 面,名氣很大,3.5元/碗,加蛋另外加錢,還可以吃到醪糟蛋、綠豆稀飯、涼面等,在煎蛋面的旁邊,右邊是燉雞面味道還不錯,大概是4元/小碗。左面梓桐橋派出所旁邊是非常有名的肥腸粉,刀削面和肥腸粉都是該店的特點,在那裏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吃冒菜(就是用火鍋底料壹鍋煮),十分的爽口美味。冒菜小份三元,大份五元。刀削面、肥腸粉是3元。
2、韓包子
《功夫熊貓2》中的阿寶也吃起了韓包子
成都的早點花樣繁多,如果是真的要吃,應該到小巷裏去淘,清新的荷葉稀飯或者是十分可口的家釀泡菜,如果只是品嘗了解,建議以下選擇:
總府路後面的華興街上,除了有上面介紹的華興煎蛋面、燉雞面(抄手)、梓桐橋肥腸粉、刀削面、八寶粥之外,還有國營老字號盤餐市的鹵肉鍋盔,盤餐市出名的是系列川菜和特色鹵菜,以經營正餐為主,對面那家以經營早點為佳,後來兩店合並,菜價陡漲50%,但是早點壹點沒有變,其包子是成都市壹絕,皮薄餡厚,十分好吃,豆漿也十分地道,油條遠遠 比永和來的酥脆,包子0.5元/個,豆漿0.5元/碗,油條是1元/根,小菜0.3元/份,絕對物美價廉。
總府路上還有幾家老字號:賴湯圓(曾經還拍過電視劇的)、鐘水餃早晨都有相關的小吃。
3、川味火鍋
火鍋是重慶碼頭上苦力發明的壹鍋煮,到現在經過不斷的豐富與改良,已經呈現出非常多的口味和吃法,成都的火鍋更強調各種味道的中和,重慶火鍋則延續了重慶人的性格,燥辣幹脆;相比而言,重慶火鍋更註重麻辣本味,壹定是辣的酣暢淋漓,用牛油,味道更重;成都火鍋雖然絕大多數還是重慶人開的,但是也受到城市性格的影響,絕大多數用豬油,口感在麻辣的基礎上強調更多的其他口味。
成都出名的火鍋有很多家,僅僅就有特色的幾家做介紹:
皇城老媽、耙子火鍋等都是點菜制度為主的,是成都市最好的火鍋代表,底料醇厚,口感非常舒服,各式菜品也保障新鮮精致,其在成都總店位於玉龍街,三個人大概200元以內可以吃的很舒服;川王府火鍋等,成都自助火鍋代表,自助菜品極其豐富,小吃糕點就有100多種,火鍋底料口感也十分不錯,場面非常巨大,應該可以同時供1000人同時進餐,是大家集體FB的好場合,每人不超過40元,酒水另計(有些免費提供酒水)。
4、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壹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 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邇,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此菜的特色是以“燒”法烹之,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棕紅色的牛肉末和油綠的青蒜苗,外圍壹圈透亮的紅油,如玉鑲琥珀,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獨特風味。
5、怪味面
號稱成都第壹面的牛王廟怪味面,其出名的怪味面,采用多種調料烹制成的湯底,麻辣鮮香,有多種說不出來的香味而得名,不大的鋪子,每天據說要賣出三千斤面條,非常誇張,1.5元/兩,可以選擇不同的口味多試試,那裏還有雪豆蹄花,5元每份,湯汁雪白,營養豐富,加上紅油的沾碟,十分開胃,如果是晚上吃夜宵的時候,還可以要壹些溫的米酒。營業時間應該會到12點。地點:牛王廟上街,出租車都知道,初去的朋友可以參考地圖,壹環路東四段。
東大街也有壹家好吃的面館,就在龍抄手後面的壹條小街,東大街公***汽車站牌(杜瓜子)對面,面對街口的那家面館,鋪面很小,有很多的面條種類,比較好吃的有牛肉脆紹、怪味面、喳喳面、海味面,都很精致美味,1.5元/兩,老板是壹對很可愛的小夫妻,對人非常的熱情,而且聽老板吩咐夥計下面的吆喝也非常的有趣。如果大家時間有限,在杜瓜子還可以買到壹些四川的炒貨,應該算是不錯的。
春熙路青年電影院旁邊,伊藤洋華堂對面第壹家面館,刀削面和酸辣粉都是很不錯的,只是鋪面較小,到中午的時候人多。順著小街就可以直接穿到上面那家怪味面館,兩家分別在小街的街口。
6、川北涼粉
天府廣場附近的陜西街,還有成都特色的面食――崇州羊馬喳喳面,面條本身是自己機制而 成,韌性非常好,在吃面時來壹份十分可口的跳水泡菜,和面條上用豬肉炸制的喳喳,是其鮮明的特點,無論色澤還是口感都是非常的棒,小份三元大份五元,另外壹般吃喳喳面同時,會點雪豆蹄花或崇州三絕之壹的天主堂雞片,是四川拌菜裏的上佳名菜。
天府廣場右側,是皇城清真寺,其側面應該是成都最正宗的蘭州拉面。
天府廣場後面是成都的騾馬市商業圈,在喜來登酒店對面,就是成都市國營的擔擔面,裏面有很多種面食。
7、夫妻肺片
關於夫妻肺片的由來曾經還有過很多爭執,目前大家比較認同的是解放前壹對夫妻生活困頓,壹直就靠把牛的內臟(如頭皮、蹄子、心肺等)收拾幹凈,配上各種作料沿街叫賣,了以糊口。後來發展成壹道四川名菜。成都最有名的夫妻肺片有兩處,壹處是在總府路上賴湯圓隔壁,肯德基樓下,10元壹小份,麻辣鮮香,芹菜、辣椒油,紅綠映襯,格外誘人。另外壹處就是原來的老夫妻自己開的,在紅星路四段。只要是在成都的清真飯館裏的夫妻肺片都有很好的口味,大家有時間自然可以去總府路,沒有時間可以就近找清真館子,價格應該在16―20元/斤,其吃剩的作料加涼粉或者吃面條都是非常好的美味。
8、兔頭
成都吃兔頭已經成了壹種習慣。當初的兔頭就象夫妻廢片壹樣,是邊角廢料,常常用小鍋煮著,沿街叫賣,2毛錢壹個,很是可以給大小孩子解饞。後來隨著生活提高,兔頭的做法和吃的方式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曾經聽真正的老饕說過,吃兔頭要用13種不同的工具才能吃出它的全部滋味來。成都的兔頭分三種,壹種是由小家庭自己研制,售賣集中在其所在的小區,數量有限,外地朋友很難找到;壹種是成都幾家靠拌菜、涼菜出名的商家,比如說廖記棒棒雞、二姐兔丁、紅星路兔丁等;還有就是成都附近真正的兔頭發源,比如說雙流的兔頭、廣漢的熱窩兔頭、都江堰兔頭等……主要是分紅味(麻辣)和白味(五香),吃的時候先後順序非常講究,不會吃的人壹般都啃不幹凈。
9、肥腸粉
成都大名鼎鼎的青石橋三絕是:肥腸粉、蕎面、糖油果子。成都提肥腸粉第壹肯定是青石橋,那裏肥腸粉是老字號了,肥腸粉是將紅薯粉條在大鍋老湯裏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制出來的,燙熟後加各種原料而成,最後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腸,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小吃。青石橋的蕎面是成都為數不多的可以吃到的蕎面,也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以前店很小,機器現場壓制蕎面下鍋,原來三絕之壹的糖油果子就在蕎麥面外,所以壹般是買壹串糖油果子吃壹碗蕎面,糖油果子是1元/三個,蕎面是2.5元/碗。建議大家可以點鴛鴦――就是壹半 蕎面壹半粉條。肥腸粉大份是5元。地址在成都小吃城的斜對面,春熙路走路大概十分鐘就到。
肥腸粉在成都已經成為僅次於面條的主要小吃,分布於城市的大街小巷,成都肥腸粉的招牌無壹例外都打著雙流白家的名義,據說那是成都最早最有名的肥腸粉發源地。現在高記肥腸粉已經成為了壹座大型的酒樓,依舊供應著2.5元/碗的肥腸粉,同時更提供更多的肥腸系列菜品,唯壹缺點是離成都市區較遠。
10、龍抄手
青石橋斜對面成都小吃城,可以點壹些套餐來試試,基本可以嘗到所有的傳統口味,但有機會最好尋找小店,更美味。
午餐和晚餐形式基本接近,成都的飲食分兩大主要結構:火鍋及其派生出來的菜品(香辣蟹、連鍋、麻辣燙、串串香等)和炒菜系列,包括川菜及其他菜系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