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最快速度治療手足口病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最好快速做到這三步!

如何最快速度治療手足口病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最好快速做到這三步!

1第1步:確定病情的嚴重程度。孩子手、腳、屁股出現紅疹,口腔出現皰疹,大多說明寶寶有手足口病。這個時候,作為父母,不要太驚慌。在臨床上,90%以上的這種疾病的患者主要是輕微的,而不是嚴重的。家長可以根據以下方法判斷孩子病情的嚴重程度,再實施以下護理和治療措施。

如何初步判斷手足口病(HFMD)1的嚴重程度,看是否有嚴重並發癥?

(1)重疾

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發展迅速。1-5天內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嗜睡、驚恐、頭痛、嘔吐、驚厥、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減慢等癥狀。特別是當患者高燒,體溫超過38.5度時,很可能患者的病情已經向重癥方向發展,家長要提高警惕。

(2)癥狀輕微

手足口病初期主要表現為發熱,壹般在38 ~ 39℃之間,伴有口腔疼痛、咽痛、流口水、厭惡食物等癥狀。1~2天發病後,孩子的手、腳、臀部、臉頰、舌頭、內唇會逐漸出現紅點,這些紅點會逐漸發展成皰疹。

2、看病人精神狀態好不好。

(1)重疾

如果手足口病患者出現精神狀態不佳、嗜睡、虛弱或急性弛緩性麻痹、抽搐等。,甚至面色蒼白,出冷汗,精神狀態不佳,就意味著病情更加嚴重和危險。

(2)癥狀輕微

如果病人還在家裏玩,有說有笑,精神狀態比較好,說明病情不嚴重。

3、看有沒有發燒。

(1)重疾

手足口病重癥患者大多反復發熱,發熱溫度高且持續。在這種長期的高熱狀態下,患者容易出現中樞神經系統並發癥,引發腦膜炎、心肌炎等嚴重疾病。

(2)癥狀輕微

輕癥手足口病患者即使發燒,壹般也容易退燒。平時可以通過多喝水、給患者洗溫水澡、掀開衣服、按摩等方式降溫,不會反復發熱。

2第二步:輕癥患者——適當的對癥治療如果家長根據上述判斷方法斷定寶寶的手足口病屬於輕癥,最好采取對癥護理治療,照顧好孩子。因為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壹般來說,病情較輕的患者在正確護理下,可在發病後壹周內康復。

如何看待1並及時隔離?

兒童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1周之前,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避免與健康兒童接觸。

2.多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內溫度、濕度適宜,同房人數不宜過多,避免兒童二次感染。

3.註意衛生

註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餐後用溫水漱口;註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飯後),避免重復感染或交叉感染。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然後將紙巾包好扔進有蓋的垃圾桶。

4.觀察情況

註意觀察患兒是否有新的癥狀和體征,或者原有的癥狀和體征是否加重或惡化,特別註意是否出現上述危重情況。

5.註意護理

(1)口腔護理

口腔皰疹會給孩子帶來痛苦。可服用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促進恢復,西瓜霜噴霧也可清熱解毒止痛。同時要註意盡量吃軟爛的熟的或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飲食要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忌鹹、酸、辣。

(2)皮疹護理

手足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皰疹形成時可塗0.5%碘伏。如果皰疹破了,避免淋濕,防止感染,局部塗龍膽紫或抗生素軟膏。要保持皮膚清潔,可以用溫水洗澡,穿寬松柔軟的衣服,保持幹燥。

(3)發熱護理

1.解開衣服

如果孩子發燒,可以解開領口和外衣的扣子,或者穿上輕薄的衣服,有利於孩子散熱,孩子會更舒服,減少哭鬧。

多喝水

患有手足口病的兒童在發燒時容易失去更多水分。家長可以時不時給孩子餵壹些涼開水,補充體內水分。另外,多喝水還可以帶走壹部分熱量,調節體溫,讓孩子舒服,促進排尿,排出毒素。

3.通風和散熱

在手足口病寶寶發燒的情況下,也要保證室內通風,註意散熱,衣著大方,避免使用被子。夏天可以開空調,室溫要控制在27℃左右。註意定時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對流。

冷敷和濕敷

然後,可以將毛巾浸泡在冷水中,擰成半幹狀,敷在患者的額頭、面部、腋窩或腹股溝等大血管上,每隔3-5分鐘更換壹次,這樣可以降低血管溫度,幫助患者退燒。也可以用毛巾包冰塊,或者用冰枕。特別是額頭冷敷,還能保護大腦不被燒壞。

貼上退熱貼

孩子發燒,也可以用退熱貼降溫。壹般家長可以在孩子額頭貼退燒藥貼降溫。

6.兒童按摩退燒

壹窩風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轉揉捏操作者左手背腕橫紋中點。

功效:解表散寒有溫中散寒的作用。

推三級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方,從腕橫紋向肘部直推(單向推,不來回)。

功效:能養肺氣,發汗解表。

摩擦外來工宮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轉揉捏操作者左手,掌背中指和無名指掌骨中部。

功效:溫中散寒,發汗解表,調理氣血向內。

青天河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壹只手握住操作者的手掌,掌心向上,然後握住內勞宮穴,再用另壹只手將食指和中指並攏,從腕橫紋處向肘橫紋處推。

功效:清熱解表。

6、家庭消毒

清潔家具、玩具、地板等。每天經常接觸的,每周用含氯消毒劑1-2次消毒。清洗後,病人的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汙染的物品或環境,應及時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或浸泡,進行消毒。30分鐘後,應該用清水擦拭或沖洗。

7.藥物療法

高熱不適的孩子可以考慮服用退燒藥,但要在發燒38.5度以上時應用。38.5度以下的患者,推薦物理退熱法。

3第三步:重癥患者——就醫住院為宜。如果手足口病患兒出現以下癥狀,提示病情嚴重,需要立即就醫。必要時應住院觀察治療,以便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比如:

1,手足口病患兒持續高熱24小時以上,即使口服退燒藥也難以退熱,並伴有尿量明顯減少、煩躁不安;

2.經常嘔吐,尤其是噴射性嘔吐;

3、抱怨頭痛難忍;

4、有無精打采、煩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5、四肢抖動,站立不穩;

6、氣短、呼吸加快、減慢或節律不規則,安靜狀態下呼吸頻率超過30 ~ 40次/分鐘;

7、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多汗;

8.心率加快(> 160次/分),出冷汗,四肢發冷,皮膚模糊,血壓升高,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 2秒);

9、眼球震顫或上翻、易驚、肢體抖動、吸吮無力、站立或坐位不穩等。

4手足口病註意事項1。不要亂塗藥物。壹般患者手腳上的皰疹會在發病後7天左右自然消退,不留痕跡。通常不需要吃藥、上藥、打針。家長不必過於擔心擅自服藥,避免藥物的不良副作用。

2.及時剪指甲為了避免手足口病寶寶抓破手上的皰疹,建議及時給寶寶剪指甲,必要時給寶寶手部包紮,防止抓破皮疹。

3.做好隔離。居家隔離的時限是孩子所有癥狀消失後1周。在此期間,孩子應盡量避免外出,去幼兒園和更不用說人聚集的公共場所,並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和玩耍。避免與患者親密接觸,如親吻、擁抱等。

4.手足口患兒不宜吃生冷過熱的食物。口腔內皰疹破潰後,出現潰瘍,進食疼痛。食用溫度不宜過高。吃過熱或過冷的食物,如熱湯、火鍋、熱飲、冷飲、冰淇淋、冰鎮水果等。,會刺激斷裂引起疼痛,不利於病竈愈合。

5、不宜吃辛辣食物手足口病患兒由於口腔內有皰疹,容易破裂,所以不宜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黏膜加重病情。如辣椒、大蒜、生姜、花椒、大蔥,油炸、燒烤、火鍋,應暫時避免。

6.不宜吃鹹食的孩子,因為發燒、口腔皰疹,胃口不好,不願意吃飯。應給小兒吃清淡、溫熱、可口、易消化的軟液體或半液體,禁止鹹味食物,如腌制食品、鹹魚、腌菜及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潰瘍面,加重疼痛和病情。

7、不宜吃毛發手足口病患者的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忌吃海鮮、牛羊肉、公雞、鯉魚、鴨、鵝、芒果、蘑菇、竹筍等毛發,以免加重局部皮疹,延長病程。

8.不宜吃粗糙的食物。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生病了應該補充營養。手足口病發病初期,應給孩子吃粗糙難消化的食物,如紅薯、洋蔥、糯米、竹筍等。這些食物不僅會加重他們口腔的疼痛,還會刺激他們的胃腸道,影響營養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