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沐浴文化中,橄欖油是健康和美容儀式的壹部分。他們先用橄欖油按摩,然後用彎曲的刮骨器刮掉。羅馬人對橄欖油神奇的抗氧化和消炎作用特別感同身受。
古代希伯來人認為,國王必須塗上閃亮的橄欖油,才能成為真正的白馬王子。在新約中,當諾亞乘坐諾亞方舟回來時,他用綠色的橄欖枝作為標誌,告訴人們洪水已經退去,因此從那時起,橄欖樹被賦予了生命復蘇和和平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橄欖樹文化影響了西方文明的發展。15世紀大航海時期,當時的海上強國西班牙用輕型帆船把橄欖樹的文明帶到了東方的新大陸、南非、澳大利亞、美洲、中國和日本。對於西方人來說,橄欖是生命之樹的最佳代名詞,因為它不僅點燃了地中海文明,還帶來了品味、健康和青春的快樂!最初的橄欖樹是野生的。這種多年生樹生命力很強,甚至可以在非常貧瘠的土地上開花結果。但由於地理關系,其產地大多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國家。地中海氣候非常適合它的生長。日照充足,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多雨,是橄欖樹生長最有利的自然條件。
地中海地區: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土耳其、葡萄牙、摩洛哥、敘利亞、以色列、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埃及、巴基斯坦、黎巴嫩等。,其氣候類似於阿根廷、秘魯、南非等。
除了地中海地區,種植橄欖油的國家還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國(主要在甘肅、四川和雲南)。特征描述
深綠色,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尤其是ALA(α亞麻酸)。適用於制備軟膏、栓劑、註入油等。應用:風濕病癥狀、頭發護理和化妝品;它能鎮靜和保護頭發。它對發炎和粉紅色的皮膚有幫助。因為氣味比較濃,所以對於氣味比較濃的精油比較有用。傳統上,它曾被用來制作減肥油。
說到橄欖油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希臘克裏特島。
眾所周知,克裏特島是人類最早人工培育橄欖果實的地方,世界頂級橄欖油產自希臘克裏特島。
世界橄欖油年產量約為230-280萬噸,而克裏特島的橄欖油年產量僅為2萬噸。產量雖少,卻被視為世界橄欖油市場的頂級產品,連年獲得國際橄欖油理事會和各種國際橄欖油大賽的最高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希臘政府和歐盟加強了對著名橄欖油產區的保護。在歐盟的法案中。1996R1107及其系列修正案,希臘共有22個橄欖油保護區被認定,其中克裏特島有包括西緬農產區在內的8個地區,而西班牙和法國只有8個地區被列入。
克裏特島位於地中海和愛琴海的交匯處,風景優美,氣候宜人,遠離大陸工業區的汙染,是著名的休閑旅遊勝地。同時也形成了典型的最適合橄欖樹生長的地中海氣候,包括溫度、土壤、日照、空氣濕度、降水等。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最珍貴的油橄欖樹品種KORONEIKI就產於此。科羅內基堪稱“貴族中的王者”,對成長環境要求嚴格。主要分布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的壹小部分地區和克裏特島,其他地方無法自然生長。克裏特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以及以火山灰為主的土壤成分,進壹步保證了它的特殊品質。科拉西樹種果實較少,但橄欖果實的出油率、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大量脂溶性維生素A、D、E、F、K、類胡蘿蔔素和能抑制細胞氧化、保護神經元的多酚類物質是各種橄欖樹中最高的。
克裏特島人壽命長,平均壽命77歲以上,女性80歲以上,60歲以上的人占1/4,所以被稱為長壽島。該島居民患病率較低,尤其是死亡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明顯少於其他地區。心肌梗死發病率是其他地區的1/20,腫瘤發病率只有西方國家的1/3。島上有幾代家庭生活在同壹個屋檐下。老年人(包括百歲以上的)比其他地區多,男女壽命差距比其他地區小,說明長壽在這裏是普遍的。世界各地的醫生普遍認為,海島居民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在於飲食特點。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最大特點是大量食用當地特產橄欖油,橄欖油富含角鯊烯、多酚、黃酮類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降低膽固醇和血壓,防止血栓形成。中國真正引進並成功種植壓榨橄欖油,距今已有40多年。早在1963年,周恩來總理訪問阿爾巴尼亞時,就決定將橄欖油引入中國。1964年3月3日,在雲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場,周總理親手種下了這批樹苗中的第壹棵橄欖樹。從此,中國橄欖浸透了周總理的關懷和愛護,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武都區油橄欖引種始於1975。時任甘肅省委書記的宋平親自倡導在隴南引種栽培油橄欖,先後從武漢、南京、漢中等地引進了30多個油橄欖品種的6萬多株苗木,在白龍江、白水江、西漢河流域海拔700 ~ 1300米的20多個鄉鎮進行了試驗栽培。1988期間,中國林科院許、鄧等專家教授在陜西漢中考察油橄欖時,意外發現武都產油橄欖果實在漢中壓榨,引起專家高度重視,專程到武都進行實地考察。他們發現,在國內很多地方表現不好的橄欖,在武都長勢良好,果實累累。於是,他們組織專家多次深入隴南進行實地考察和論證,確定武都白龍江沿岸的川壩河谷和海拔1300米以下的半山是全國油橄欖生產的最佳適宜區。專家認為,隴南白龍江、西漢水、白水江流域低山河谷地區屬於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境內溫暖濕潤,光熱條件優越。適宜地區的氣候和土壤元素與地中海沿岸非常相似。1989在中央、省市特別是宋平的熱情關懷下,得到了國家計委、國家農委、國家林業局的重視和支持,被列為全國三大油橄欖生產基地之壹。加快油橄欖產業發展,努力把武都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油橄欖生產基地,實現產業化,成為武都拓展地方財力、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之路。
現在,周總理想在世界橄欖油分布圖上加上“中國”這個名字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由於林業專家的努力,中國培育了許多地中海國家沒有的品種。有些引進品種甚至比原產國的單株產量還高。
2005年,國家質檢總局176號文還根據國家《地理標誌保護條例》,將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作為全國最大的油橄欖基地進行了特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