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以毒充饑,以毒解渴”中的烏頭是什麽意思?

“以毒充饑,以毒解渴”中的烏頭是什麽意思?

烏頭(植株、莖、葉和根有毒)

烏頭為毛茛科烏頭的根。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鹽附子”、“黑順片”、“白附子片”

性味取向

辛、甘、熱;有毒。心、腎、脾經。

功效

歸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英文名附子

來源

本品為附子的炮制品。毛茛科的。6月底至8月初,除去母根、須根和泥沙,稱為“泥烏頭”,加工成以下品種。

(1)選擇壹個大而均勻的泥附子,洗凈,在食用膽鹽的水溶液中浸泡過夜,加鹽,繼續浸泡,每天取出曬幹,逐漸延長曬幹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其體變硬,俗稱“鹽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洗凈,用食用膽的水溶液浸泡數日,與浸液壹起煮至透心,取出,水漂,切成厚約0.5cm的片,然後用水漂白,將附片用調色液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顯得油潤有光澤, 然後烤至半幹,再曬幹或繼續曬幹,俗稱“黑順片”。

(3)選取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放入食用膽的水溶液中浸泡數日,用浸液煮至透心,取出,剝去外皮,切成約0.3cm厚的片,放入水中浸泡,取出,蒸透,曬幹,即俗稱的“白附子片”。

準備

附片:黑順片、白附子片直接入藥。

輕附子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泡,每日換水2-3次,至鹽完全漂白,加水加甘草、黑豆,煮透至切後口感麻木,取出,去甘草、黑豆,切片曬幹。每100公斤鹽附子,用5公斤甘草和10公斤黑豆。

槍配件:取配件,按熨燙方法(附錄二D)用砂燙至鼓起,輕微變色。

性格;角色;字母

鹽附子:圓錐形,長4 ~ 7厘米,直徑3 ~ 5厘米。表面灰黑色,鹽霜,頂部有凹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枝或根痕。重量,橫切面呈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間隙和多邊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導管束排列不規則。輕微的呼吸,鹹麻的味道,刺痛的舌頭。

黑膜:為縱切片,寬1.7 ~ 5厘米,寬0.9 ~ 3厘米,厚0.2 ~ 0.9 ~ 3厘米。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光發亮,半透明,有縱向導管束。硬而脆,有角質橫切面。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白烏頭:無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鑒別取4克黑順片或百福片粗粉,加入30毫升乙醚和5毫升氨水試液,搖勻20分鐘,過濾。將濾液置於分液漏鬥中,加入20ml 0.25mol/L硫酸溶液,搖勻萃取,分離酸液,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附錄ⅴ a)。最大吸收位於231納米和274納米波長處。

性味辛、甜、熱;有毒。心、腎、脾經。

功能主要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驅寒祛濕。用於陽虛體虛、四肢微寒、陽痿、宮寒、心寒疼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用量:3 ~ 15g。

註意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芨同用。

將鹽附子存放於陰涼幹燥處密閉保存;黑膜和白膜放在幹燥的地方,防止受潮。

備註(1)本品因炮制或煎煮不當,或用量過大,易引起中毒。中毒癥狀:口腔燒灼感、麻木(從手指到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乏力、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則(弱而慢)、皮膚冷而粘、面色蒼白、猝死。搶救方法:1 ~ 2%單寧酸洗胃,酌情催吐;取活性炭(與水混合);靜脈註射葡萄糖鹽水。對癥治療;適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註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微弱時可皮下註射阿托品。

摘自中國藥典

後漢霍格傳(ku m: n)

東漢舜帝時,有人把霍格的叔叔宋廣誣告給大將軍梁商,說擅自刪改朝廷的法令。梁商把宋廣囚禁在洛陽的監獄裏,受盡折磨,痛苦不堪。那時,霍格只有15歲。他看到叔叔的不幸,寫信給將軍梁商說:“如果妳冒著死亡的危險來解決微妙的問題,像烏頭治饑,毒藥解渴,入胃前咽氣,妳能做什麽?”這段話的意思是:宋廣怎麽能冒著被斬首的危險來修改法庭法令以解決微妙的事情呢?就像有人餓了就用有毒的烏頭(植物、莖、葉、根有毒)充饑,渴了就用鴆(傳說中的毒鳥,浸泡其羽毛可制成劇毒的酒)解渴。這兩樣東西,在到達胃之前,在喉嚨裏殺人。這種事怎麽做得出來?

比喻“飲鴆止渴”,只貪圖壹時的方便,不顧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