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互聯網醫療商業計劃書

互聯網醫療商業計劃書

互聯網醫療商業計劃書

 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其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務。以下是我J.L分享的互聯網醫療商業計劃書,更多熱門創業項目請您繼續訪問(www.oh100.com/chuangye)。

 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有利於解決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是衛生部積極引導和支持的醫療發展模式。

 互聯網+社區醫療項目融資商業計劃書目錄

 第1章: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發展綜述

 1.1 “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概念界定

 1.1.1 “互聯網+”的提出及內涵

 (1)“互聯網+”的提出

 (2)“互聯網+”的內涵

 1.1.2 “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的內涵

 1.1.3 本報告的研究範圍

 1.2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發展背景

 1.2.1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政策背景分析

 (1)行業管理體制分析

 (2)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3)行業政策動向分析

 (4)政策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1.2.2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經濟背景分析

 (1)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國際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2)國內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3)宏觀經濟發展對行業的影響

 (2)關聯產業發展背景

 1)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分析

 2)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3)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4)關聯產業發展對行業的影響

 1.2.3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技術背景分析

 (1)雲計算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2)物聯網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3)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4)互聯網相關技術對行業的影響總結

 第2章: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2.1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發展階段分析

 2.1.1 投融界對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發展階段的研究

 2.1.2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細分階段發展特點

 2.2 互聯網給社區醫療行業帶來的沖擊和變革分析

 2.2.1 互聯網時代社區醫療行業大環境變化分析

 2.2.2 互聯網給社區醫療行業帶來的突破機遇分析

 2.2.3 互聯網給社區醫療行業帶來的挑戰分析

 2.2.4 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融合創新機會分析

 2.3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2.3.1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投資布局分析

 (1)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投資切入方式

 (2)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投資規模分析

 (3)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投資業務布局

 2.3.2 社區醫療行業目標客戶互聯網滲透率分析

 2.3.3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2.3.4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參與者結構

 (2)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競爭者類型

 (3)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占有率

 2.4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2.4.1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增長動力分析

 2.4.2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發展瓶頸剖析

 2.4.3 中國互聯網+社區醫療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2.5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

 2.5.1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總體開展情況

 2.5.2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交易規模分析

 2.5.3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產品/服務品類

 2.5.4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盈利情況分析

 2.5.5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市場現存問題

 2.5.6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市場趨勢分析

 2.5.7 中國社區醫療行業電商市場規模預測

 拓展閱讀:我國互聯網醫療四大商業模式分析

 從互聯網金融到互聯網醫療,傳統行業在移動互聯大潮沖刷下,正迎來行業重構時代,同時也孕育新的投資機會。在日前召開的首屆“reMED 2015——重構醫療生態”高峰論壇上,來自三甲醫院院長、傳統醫療健康領域優秀企業家及互聯網醫療行業旗艦領袖等,***同探討互聯網醫療產業新生態。

 值得壹提的是,由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九安醫療、春雨醫生、金蝶集團等業界十三位互聯網醫療領軍人物***同發起成立了“互聯網醫療中國會”,旨在引領、推動互聯網醫療產業的創新發展。會上還發布了《reMED2015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報告》,報告預計2015年醫療行業變革將壹觸即發。

 互聯網重構醫療行業

 上證報從本次論壇了解到,2014年是互聯網醫療爆發元年,創業企業和資本合力引爆了互聯網醫療產業。隨著BAT和眾行業巨頭的強勢入局,2015年互聯網對醫療產業的改變乃至重構將來得更加猛烈。據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預測,至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將形成約8萬億的支柱產業。醫療健康行業的巨大市場也為互聯網醫療創造了機遇,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認為,該產業未來10年將有10倍增長空間。

 上述報告認為,互聯網醫療將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方面的問題。首先,在病前的健康管理,互聯網醫療有助於幫助病人進行真正科學、有效的疾病預防,實現治未病。其次,在病人就醫方式上,互聯網醫療能夠突破傳統醫療模式的禁錮,通過在線問診和遠程醫療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跨時空配置,幫助病人免去不必要的到院就醫;第三,在病人院內就醫的體驗上,互聯網能夠幫助優化患者院內就醫流程,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第三,在購藥環節上,互聯網醫藥電商的興起有望帶給患者更便捷、便宜的購藥體驗;最後,在整個醫患生態上,互聯網醫療能夠優化醫患對接機制,促進醫患溝通,使醫生價值最大化,服務最優化。

 四大商業模式受追捧

 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認為,在眾多商業模式中,業界最關註、也是最具潛力的方向主要有醫藥電商、在線問診、掛號服務、可穿戴設備四大細分領域。

 對於目前受到資本高度追捧的可穿戴概念,有互聯網醫療專家指出,在可穿戴設備提供的壹眾功能中,健康管理、醫療檢測功能無疑是最具剛性需求,功能最具革命的壹項。需求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註重健康管理,而老齡化、慢病患者的增加,也增加了對可穿戴設備實時檢測、遠程監控等功能的需求。供給端的可穿戴設備廠商也正積極地以可穿戴設備為數據交互中心,為患者提供移動智能雲服務,采集並建立大數據庫,探索更多基於患者數據的.模式創新,如為醫院診療檢測、為醫生輔助決策、為保險公司及時幹預、減少保費支出等。因此該細分領域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表示,從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來看,互聯網及移動互聯正催生醫療業向移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進。互聯網醫療對於改善全民生活,延續人類壽命,傳播醫療思想知識,促進健康事業發展,改變人類未來有重要意義。有醫藥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可以預見,國民健康與互聯網融合順理成章,移動互聯將重構醫療服務秩序,傳統醫療將發生深刻改變,變革只是時間問題。”

 三大機遇和三大挑戰

 對於互聯網醫療在2015年的發展趨勢,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認為,主要存在三大機遇和三大挑戰。就機遇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壹,醫療服務供需不平衡為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第二,各路資本強勢介入為創業者帶來創業機遇;第三,中外醫療環境差異為行業引發商業模式的創新機遇。

 同時,互聯網醫療行業面臨配套政策、標準缺失、信息孤島現象三項挑戰。具體來看,當前的互聯網醫療政策呈“趨勢雖向好,進度卻緩慢”的狀態;同時,傳統醫療利益鏈中醫院和醫生的既得利益難以被突破;第三,現有互聯網醫療的行業標準缺失,各機構間信息尚未實現互聯互通,挑戰較為嚴峻。

 此外,在本次高峰論壇期間,春雨醫生、九安醫療、健康雲、金蝶集團等還就醫院信息化、健康雲管理、可穿戴設備、移動醫療、醫藥電商、健康大數據、互聯網醫院、基因與生命科學、幹細胞與生物技術等領域的探索經驗及發展之道展開頭腦風暴。並針對互聯網如何提升醫院效率、硬件產品怎樣向移動互聯網轉型及雲時代下健康管理新模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A股公司中,提前布局互聯網醫療的上市公司有海虹控股、衛寧軟件、朗瑪信息、泰格醫療等。2014年7月上證報曾重點調研報道了海虹控股在這方面的布局。當時海虹控股推出了新健康網站,新健康移動端app也悄然上線,公司計劃據此構建全國統壹預約就醫平臺。該平臺具有初診預約、復診預約、家庭配送、醫保助手、健康管家等11種服務。“這是壹個千億元級別的市場。”海虹控股高層如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