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Daphnidium myrrha[朗道漢英詞典]
維維爾烏藥。[朗道漢英詞典]
蘭道漢英詞典
烏藥[湘雅醫學詞典]
《湘雅醫學詞典》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烏藥概述
烏藥是中藥的名稱,出自《本草綱目》[1]。它是烏藥的幹燥塊根。[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學名烏藥(中藥術語(2004))。
5英文名bined烏藥(中藥術語(2004))
6烏藥的別名[1]。
樟樹變種。腐質香樟變種。草莓。
7.烏藥塊根。[1].所在地:浙江、湖南、安徽、廣東、廣西【1】。
8植物形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m。葉革質,卵圓形或卵圓形,尾尖長漸細或短,上面有光澤,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葉脈三條。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梗短或無;花被片6,黃綠色;雄花有雄蕊9;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核果呈球形,黑色。花期3-4月,果期9-65438+10月。
生於陽坡、山麓、荒野的灌木叢中。主產於安徽、浙江、湖南、廣東和廣西。
9.壹年四季都可以挖,去掉細根,切片或者直接曬幹。
10性狀:塊根呈紡錘形,稍彎曲,部分中間收縮成串珠狀。表面黃褐色或枯黃,有縱向皺紋和稀疏的細根痕。堅硬,黃白色或黃棕色,放射狀,環狀,中心深色。味香,微苦辛辣,有清涼感。
11辛溫[1]。入脾、肺、腎、膀胱經[1]。
12的主要功能是止痛、散寒、溫腎[1]。主治:腹脹腹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暈厥,頭痛,絞痛,痛經,尿頻,遺尿[1]。
13烏藥湯用法用量:3 ~ 9g【1】。
14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含多種倍半萜類:烏藥內酯、林雌烯醇內酯、烏藥烯;Linderenol)、Lindenene、Lindestrene等。它還含有月桂氮卓酮、芳樟醇(龍腦)、烏藥酸和谷甾醇[1]。
15藥理作用本品含冰片,有發汗、興奮、解痙、驅蟲作用;其中所含的Chamaznlene具有抗炎和抗真菌作用[1]。
16藥典標準的烏藥16.1稱為烏藥。
吳窯
烏藥
16.2來源本品為烏藥的幹燥塊根。壹年四季都可以挖,去細根,洗凈,新鮮時切片,曬幹,或者直接曬幹。
特征16.3大部分產品呈紡錘形,稍有彎曲,部分中間收縮成串珠狀,長6 ~ 15 cm,直徑1 ~ 3 cm。表面黃褐色或黃褐色,有縱向皺紋和稀疏的細根痕。很難。切片厚0.2~2mm,切面黃白色或黃褐色,有放射狀射線,可見正午環,中心色較暗。味香,微苦辛辣,有清涼感。
老的,紡錘形的直根不用於藥。
16.4鑒別(1)本品為黃白色。澱粉粒多,單個顆粒呈球形、長圓形或卵圓形,直徑4 ~ 39 μ n,臍點呈叉形、人字形或龜裂狀;復合顆粒由2 ~ 4個部分組成。木質纖維淡黃色,多成束,直徑20 ~ 30μ m,壁厚約5μm,細胞腔內有簡單的凹坑和澱粉粒。韌皮纖維近無色,長,紡錘形,多散生,直徑15 ~ 17微米,壁極厚,氣孔和溝不明顯。邊緣孔導管的直徑約為68μm,邊緣孔排列緊密。木射線細胞壁稍加厚,紋孔密集。油細胞呈長方形,含有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入30 ml石油醚(30 ~ 60℃),靜置30分鐘,超聲處理(保持水溫低於30℃)65438±00分鐘,過濾,蒸發濾液,殘渣加65438±0ml乙酸乙酯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烏藥65438±0g作為對照藥材,用同樣方法制備對照藥材溶液。將烏藥堿對照品溶於乙酸乙酯中,制成每1ml含0.75mg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D),分別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藥材溶液4μl、對照藥材溶液3μl,點於同壹張矽膠H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5: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6.5檢查16.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1.0%(附錄ⅸ h第二種方法)。
16.5.2總灰分不得超過4.0%(附錄ⅸ k)。
16.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2.0%(附錄ⅸ k)。
16.6浸膏按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以70%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12.0%。
16.7含量測定16.7.1烏藥烷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附錄六D)。
16.7.1.1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的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乙腈-水(56: 44)用作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5納米。理論塔板數以烏藥烷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16.7.1.2對照溶液的制備取10mg烏藥烷對照品,精密稱定,置於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ml,置於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
16.7.1.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粗粉約1g,精密稱定,置於索氏提取器中,加入50毫升乙醚,提取4小時,揮發提取液,殘渣用甲醇溶解數次,轉移至50毫升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濾液。
16.7.1.4測定法分別準確吸取10μl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量取。
以幹燥品計,本品含烏藥烷(C15H1604)不得少於0.030%。
16.7.2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去甲異泊(附錄ⅵ d)。
16.7.2.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使用乙腈作為流動相A,使用含有0.5%甲酸和0.1%三乙胺的溶液作為流動相B,根據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80納米。根據諾異泊的峰設定計算,理論塔板數應不低於5000。
時間(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0 ~ 13 10→22 90→78 13 ~ 22 22 78 16 . 7 . 2 . 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
16.7.2.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5g(過3號篩),精密稱定,置於圓底燒瓶中,加入甲醇-鹽酸溶液(0.5 → 100) (2: 1)混合溶液25ml,精密塞緊,稱定重量。
16.7.2.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5 μ l對照溶液和5μl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本品含有不少於0.40%的去甲異丙啶(C18H19N04),以幹燥產品計算。
16.8烏藥飲片16.8.1若不切片加工,則除去細根,分出大小,浸泡,切片,幹燥。
本產品為圓形片狀。外皮為黃褐色或黃褐色。切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放射狀射線,可見年輪。脆脆的。味香,微苦辛辣,有清涼感。
16.8.2鑒別、檢查、浸出物和含量測定同藥材。
16.8.3性味與辛溫歸經。歸肺、脾、腎、膀胱經。
16.8.4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可用於寒凝、氣滯、胸痛、氣逆喘、膀胱虛寒、遺尿尿頻、疝氣痛、經行腹痛。
16.8.5用法用量6 ~ 10g。
16.8.6存放於陰涼幹燥處,防止蟲蛀。
16.9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