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當太陽到達黃經壹百六十五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
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晝夜溫差可達十多度。
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壹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擴展資料:
壹、氣象特征
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壹定範圍的降溫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壹夜涼壹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此時,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幹燥。長江中下遊地區在此時期,第壹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臺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
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和華西地區也往往出現連陰雨天氣。東南沿海,特別是華南沿海還可能會有熱帶天氣系統(臺風)造成的大暴雨。
另外,此時部分地區還有可能出現秋旱、森林火險、初霜等天氣。如果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伏旱、華西地區、華南地區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潤,都可能形成夏秋連旱。
有諺語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減壹半。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北方部分地區,如西北的陜西、山西、甘肅、華北等地,秋季降水本來偏少,如果出現嚴重秋旱不僅影響秋季作物收成,還延誤秋播作物的播種和出苗生長,影響來年收成。
另外,伴隨秋旱,特別是山地林區,空氣幹燥、風力加大,森林火險開始進入秋季高發期。
二、天氣註意事項
1、早晚及時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壹夜冷壹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壹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
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2、註意營養養肺潤燥
白露是整個壹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壹個節氣。白露以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地面的水汽結露就開始增多了。過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幹、唇幹、咽幹、皮膚幹燥等癥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3、夜晚睡臥不可貪涼
白露是壹個表征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註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百度百科-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