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傳說和起源是什麽?
元宵節傳說1: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到處都有許多兇猛的鳥獸傷害人和牲畜,所以人們組織起來打敗它們。壹只神鳥被困並降落在地球上,卻意外被壹名毫無防備的獵人射殺。
天帝得知後非常生氣。他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燒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財物都燒了。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著百姓無辜受苦,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偷偷把湘雲趕到人間告訴人們這個消息。
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時,猶如當頭壹棒。我非常害怕,不知道該怎麽辦。過了很久,壹位老人想出了壹個主意。他說:“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戶戶都裝飾房屋,放鞭炮,放煙花。
這樣天帝就會認為人被燒死了。”大家點頭稱是,就準備分頭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往下看,發現連續三個晚上,世界都是紅色的,噪音震耳欲聾。他以為是大火的火焰,而且很快。
這樣,人們挽救了他們的生命和財產。為了紀念這壹成功,每家每戶都在正月十五掛燈籠,放煙花來紀念這壹天。
元宵節還有什麽傳說和起源?
元宵節傳說2:
相傳古時候,玉帝為了統壹全國,派竈神菩薩留在人間了解民情,每周三回稟。夏歷冬月二十三日,竈神菩薩向玉帝回稟:“人間百姓壹年三百六十五日,只吃微薄的糧食。每天努力工作,從不休息,再這樣下去,我擔心庶民們會因為過度疲勞而筋疲力盡,無法生產,壹定會影響他們的貢獻。”玉帝聽說後,命令大臣們商議壹個好計劃。太白金星說:“陛下可以命令亨托的創建者下凡,給人民壹些藥,讓他們慢慢生病,自然休息。”玉帝允許其發揮,任務照此辦理。
在農歷十二月初八的早上,亨托神父偷偷在人們的電飯鍋裏投放了瘋狂的藥物。藥放進鍋裏,就變成了黃豆、豌豆、蒜苗、豆腐、肉。吃了以後,老百姓真的慢慢“瘋”了:女人縫新衣繡花鞋,男人殺豬宰羊,不願下地幹活。臘月二十四之後,瘋人變得很有藥用價值。人家在主人家請人吃飯,在西家請客人喝酒。臘月三十的中午,百姓拿出各種好吃的,圍坐在桌前,壹家人大吃大喝。從正月初壹開始,男女老少不僅吃得好,還整天紅綠綠的到處玩。有的畫著彩繪的臉,敲鑼打鼓,四處遊蕩;壹些人邀請人們帶著禮物去拜年。
正月十三,竈神菩薩上天說:“陛下,不行,百姓都瘋了!吃了玩了,就活著,什麽都不幹。這樣下去,妳怎麽得?”玉皇大帝聽說後非常驚訝,於是命令大臣們再次商討最佳方案。太白金星也奏道:“欲治瘋人,可令藥王菩薩試。”玉皇大帝允許藥王菩薩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晚上,藥王菩薩把百姓的夜宵做成湯圓,裏面放入芝麻、核桃、白糖等解酒劑。人們吃了它們,瘋狂在第二天早上全部恢復,壹家人照常回去工作。
就這樣,循環不斷,形成了過年的習慣。
元宵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壹。正月十五叫元宵節,元宵節會把除夕開始的慶祝活動推向另壹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