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 huáng guì zhī tāng
2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麻黃桂枝湯 2.1 處方柴胡(三錢) 芍藥(二錢半) 桂枝(去皮.壹錢半) 甘草(炙.壹錢半) 黃芩(壹錢半) 半夏(壹錢三分) 人參(壹錢)
2.2 功能主治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有惡寒,表證未解者。
2.3 麻黃桂枝湯的用法用量上作壹服,水二鐘,生姜五片,大棗二枚,煎至壹鐘,食遠服。
2.4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3 《三因》卷九:麻黃桂枝湯 3.1 麻黃桂枝湯的別名加味麻黃湯
3.2 處方麻黃(去節,湯浸,焙幹)3分,桂心3分,白芍藥3分,細辛(去苗)3分,幹姜(炮)3分,甘草(炙)3分,半夏(湯洗7次)半兩,香附(炒去毛)半兩。
3.3 制法上為銼散。
3.4 功能主治外因心痛,惡寒發熱,內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動。
3.5 麻黃桂枝湯的用法用量加味麻黃湯(《得效》卷四)。
3.6 摘錄《三因》卷九
4 《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麻黃桂枝湯 4.1 處方麻黃1兩(去根節),桂枝1兩,赤芍藥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4.2 制法上為末。
4.3 功能主治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痛,89日不解,表證仍在,復發汗,服湯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又大汗後似瘧者。
4.4 麻黃桂枝湯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4.5 摘錄《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
5 《痘疹仁端錄》卷十三:麻黃桂枝湯 5.1 處方麻黃、桂枝、赤芍、杏仁、甘草、當歸、牛蒡、黃連、黃芩、川芎、蟬蛻、蠶蛻。
5.2 功能主治發汗。主痘疹,身癢咳嗽。
5.3 麻黃桂枝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5.4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6 《普濟方》卷壹四七引《保生回車論》 6.1 方名麻黃桂枝湯
6.2 組成麻黃2兩(去根節),桂枝1兩,葛根3兩,芍藥3兩,甘草1兩(炙紫色)。
6.3 主治傷寒。
6.4 麻黃桂枝湯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2枚,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服,夜1服。
6.5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7 《保命集》卷中 7.1 方名麻黃桂枝湯
7.2 麻黃桂枝湯的別名麻黃黃芩湯
7.3 組成麻黃1兩(去節),甘草3錢(炙),桃仁30個(去皮尖),黃芩5錢,桂枝3錢。
7.4 主治瘧病,頭痛項強,脈浮,惡風無汗,發於夜間者。
7.5 麻黃桂枝湯的用法用量每服半兩,水1盞半,煎至1盞,溫服,迎發而服。
7.6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7.7 附註麻黃黃芩湯(《校註婦人良方》卷十四)。
8 《幼幼集成》卷三 8.1 方名麻黃桂枝湯
8.2 組成凈麻黃2錢,柳枝1錢2分,桂枝1錢2分,片黃芩1錢,光桃仁15粒,炙甘草1錢,大生地1錢,鮮紅花5分,蔥白1莖。
8.3 功效發散血中風寒。
8.4 主治夜瘧,血分有邪。
8.5 麻黃桂枝湯的用法用量水煎,熱服。
古籍中的麻黃桂枝湯 《專治麻痧初編》:[卷三朱氏《痘疹傳心錄》]附治驗疹盡出,客冒風寒,沒早,喘脹,不治。亦有急用麻黃桂枝湯而疹復見愈。壹兒元月發疹身肢隱見不振,而頭面...
《醫學綱目》:[卷之十六·心小腸部]心痛或溫利之。溫散,謂治身受寒氣於外者,如陳無擇麻黃桂枝湯,治外因心痛之類是也。(方見表條。)溫利,謂...
《續名醫類案》:[卷二十八·小兒科]疹,渾身變青紫,煩躁悶亂,喘脹,欲出不出,急用麻黃桂枝湯加葛根以升發之,得冷汗微出而愈。壹兒疹半出,...
《癥因脈治》:[卷三腫脹總論]外感腫癥寒濕身腫之治惡寒身痛,先宜溫經散濕,冬月麻黃桂枝湯,余月羌獨敗毒散。濕氣壅滯者,勝濕湯。肺經傷...
《普濟方》:[卷壹百四十七傷寒門]傷寒雜治(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