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了。
妳最看重什麽或者
妳最討厭的人也有這種杏仁。
但是沒人能感覺到,
只要知道它的存在。
——《杏仁》
《杏仁》是韓國著名作家孫元平的代表作。2018被韓國出版界稱為奇跡之書,講述了先天大腦杏仁核比常人小的情況下,愛情與救贖的故事。在小說中,被醫生診斷為“述情障礙”的少年冼雲仔能夠感知少年坤問題的善意,並與之建立真摯的友誼。簡單來說,這是壹個怪物遇到另壹個怪物的故事。
從小沒有父親的冼雲仔,六歲時跟隨母親來到外婆家。從小到大,他不哭不鬧。他面部表情呆滯,過於冷靜。他被醫生診斷為“述情障礙”,被當做醫學領域的“怪物”來研究。不僅外人視他為“怪物”,就連自己的親人也稱他為“可愛的怪物”。
鹹允在6歲的時候,親眼目睹了暴力的壹幕。奶奶為了自保被刺死,媽媽成了植物人,但雲仔沒有壹點難過的感覺。他成了孤兒。當別人預料到他會難過孤獨的時候,他並沒有這些感受,更多的疑問堆積在心裏。所以他被認為是壹個沒有感情的“怪物”,被同齡人冷眼排擠,經常被人指指點點,甚至被坤打成昏迷,卻沒有人來幫忙。
與鮮雲仔這個沒有情感的主角不同,另壹個“怪物”坤其實是壹個有著細膩情感的孩子。他從小走失,童年時不斷在福利院或領養家庭之間擺渡,缺乏愛和關懷。沒有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正確引導他,在歧視和欺淩中成長。所以他所謂的強勢就是粗暴的以牙還牙的以暴制暴。而述情障礙的缺席,其實能以最簡單直白的方式看到坤善良的壹面。於是這兩個被世界拋棄的“怪物”慢慢走到了壹起,互相救贖,互相取暖。
閱讀體驗:
第壹,拒絕“標簽”,每壹個“怪物”都是天使。
被貼上標簽的鹹允在,從小就被周圍的人當作怪物來談論。因為他的表情過於“平靜”,他媽媽怕他受到排擠,就安排了壹系列機械的“情緒訓練”,教他在任何情況下如何應對。但是每個人的生活不壹樣,自然情況也會不壹樣。母親的這種“情緒訓練”,看似讓賢允宰喜歡上了普通人,實際上卻讓他壹直生活在壹個“標簽化”的世界裏。如果沒有“怪物”的標簽,也許他和普通人壹樣過著普通的生活,也許他能更早感受到萌動的情感,也許他會有不壹樣的人生。
所以,不給任何人貼標簽,不戴有色眼鏡,是做人最基本的素養。每壹個孩子都是天使,無論他的翅膀是否受傷,無論他的背是否傷痕累累,都需要父母、家人、朋友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真誠關懷和真誠對待。
第二,與自己和解,愛是唯壹的救贖。
書中說“沒有不可救贖的人類,只有放棄拯救的人”。要拯救自己,首先要和自己講和,放下壹切,放下過去,能努力愛就不要隱藏,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愛身邊的壹切,妳的世界會變得溫柔很多。
書中還說:“其實故事是悲劇還是喜劇,是妳我,或者其他任何人,永遠不會知道的事情。用那種方法區分黑白是不可能的。生活就是讓我們品嘗各種滋味。”是的,人生沒有絕對的對錯,沒有嚴格的好壞,只有原諒和放下,只有和解和放下。既然不能選擇過去,就要帶著愛和努力向前走。因為愛是世界上唯壹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