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壹秋。
出自:《七夕》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原文:
七夕
唐代: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壹年秋。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朱自清《李賀年譜》提到此詩,但未詳作年。從內容看,這首五律當是詩人因七夕而懷念所眷戀的女子的抒情之作。據詩人另作《惱公》所述,他們定情之日,正是前壹年的七夕。
賞析: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壹寫天上七夕,牛郎織女相會;壹寫人間孤男,夜半悵然懷愁。銀河是牛郎織女壹年壹度相會後重又分手的地方,因此稱“別浦”。
今夜別浦雲水迷茫,星漢閃爍,牛女在鵲橋上還能依相偎珍惜這美好的壹瞬,互訴別後壹年來的相思深情。雖然匆匆壹面,仍不免執手相看淚眼而黯然離去。
但他們畢竟是喜得重逢,歡情如舊,悲中有樂。默想自身,壹年前此夕定情以後就天各壹方,重會無日。此刻已到了夜半,正是牛女情濃時。
而詩人則只能悵臥羅帷之中,瞪大了眼,在相思中煎熬,心頭的愁雲越壓越重,何況今後能否再見壹面也在未知之天,真是“思牽今夜腸應直”(李賀《秋來》)。
相比之下,自己的苦況遠遠超過了牛女。首聯透過對比,賓主分明地對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壹層的刻劃,可謂出手不凡。
牛郎織女的故事:
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嫂子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壹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壹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
在河裏洗澡,老牛勸牛郎去相見,並且告訴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們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間了,牛郎於是待在河邊看七個仙女,他發現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頓生愛意。
想起老牛的話於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們洗好澡準備返回天庭,小仙女發現衣服不見了只能留下來,牛郎於是跟小仙女織女制造了邂逅。
後來他們很談得來,明白了各自的難處,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壹兒壹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
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壹只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壹條波濤滾滾的銀河。
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壹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天帝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壹次,喜鵲也會在身邊。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