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煸扁豆做法
幹煸扁豆
1、主料
扁豆250克3人份
2、輔料
色拉油適量 海鮮醬2大勺
3、步驟
摘去扁豆兩頭
清洗幹凈
鍋中把水煮開,放入扁豆焯水
加半勺食用油
水再次煮開後取出扁豆,迅速過涼水,濾幹水分
熱鍋冷油,下扁豆
放入兩勺左右的海鮮醬
用小半碗的開水點水不斷翻炒後即可。
扁豆,是豆科扁豆屬植物。
扁豆,是多年生、纏繞藤本。全株幾無毛,莖長可達6米,常呈淡紫色。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基著,披針形;小托葉線形,長3至4毫米;小葉寬三角狀卵形,長6至10厘米,寬約與長相等,側生小葉兩邊不等大,偏斜,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近截平。
總狀花序直立,長15至25厘米,花序軸粗壯,總花梗長8至14厘米;小苞片2,近圓形,長3毫米,脫落;花2至多朵簇生於每壹節上;花萼鐘狀,長約6毫米,上方2裂齒幾完全合生,下方的3枚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色,旗瓣圓形,基部兩側具2枚長而直立的小附屬體,附屬體下有2耳,翼瓣寬倒卵形,具截平的耳,龍骨瓣呈直角彎曲,基部漸狹成瓣柄;子房線形,無毛,花柱比子房長,彎曲不逾90°,壹側扁平,近頂部內緣被毛。莢果長圓狀鐮形,長5至7厘米,近頂端最闊,寬1.4至1.8厘米,扁平,直或稍向背彎曲,頂端有彎曲的尖喙,基部漸狹;種子3至5顆,扁平,長橢圓形,在白花品種中為白色,在紫花品種中為紫黑色,種臍線形,長約占種子周圍的2/5。花期4至12月。?
主要分類
扁豆花有紅白兩種,豆莢有綠白、淺綠、粉紅或紫紅等色。嫩莢作蔬食,白花和白色種子入藥,有消暑除濕,健脾止瀉之效。
主要價值
化學成分
蛋白質:扁豆幹豆含蛋白質20%,鮮豆含蛋白質2.5%。對扁豆蛋白質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方面的研究報道極少,國內研究最多的是扁豆蛋白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壹些酶類,如胰蛋白酶抑制劑、幾丁酶、抗蟲蛋白等。
扁豆澱粉:澱粉是扁豆的主要成分,含量為47%至57%,可作為營養穩定劑提供特性黏度、組織、粘稠等功能特性。
藥用
扁豆幹種子主要以白扁豆入藥,本草綱目中載:白扁豆能補五臟,主治嘔逆。可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扁豆花亦可入藥,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濕的功效。
扁豆葉含胡蘿蔔素和葉黃素等,味辛甘、性平。
食用
扁豆的食用主要是以嫩莢和嫩豆作蔬菜,但嫩莢和鮮豆含氫氰酸及壹些抗營養因子,食前應充分煮熟。扁豆種子為滋補佳品,常作各類粥的原料,還可制成清涼飲料。
飼用
扁豆的新鮮莖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是家畜的優良飼料,豆稭亦可曬幹作飼料。扁豆稭稈可作為牛飼料。扁豆稭稈可安全地作為母山羊飼料的補充。扁豆也可作綠肥作物栽培。扁豆比田菁屬作物作綠肥對農作物的增產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