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薯面湯面包

紅薯面湯面包

前幾天翻看某寶,無意中發現了糯米粉、山藥粉等雜糧的皇冠賣家,在店家感人情懷的指引下,開始了各種漫無目的的下單。突然想起小蘑菇要吃面包的勸誡,這讓我更有信心,點了2斤紅薯面。

紅薯吃了很多熱面包,大多是在農民酒席上,但是再好吃,總覺得不如自制的味道和滿足感。對於包子,我和蘑菇都是先愛泡面,然後才是愛發面。所以紅薯燒面包,才是正道。

所以這個周六和周日,我們開始了為期兩天的面包熨燙。雖然蘑菇還沒回,但還是要先練練技術,以備檢驗。

查百度,才知道紅薯面是不能單獨成型的。過去,農民用榆樹枝浸泡在水中,使紅薯面條變得粘稠。現在通常的做法是加入普通小麥粉。

按照配方比例,我把紅薯面和面粉做成方便面,醒發壹個小時左右,然後用另壹個等量的面粉和冷水,加在壹起,做成光滑的面團。例:紅薯面140克,面粉、方便面140克;然後用140g面粉形成冷水面;然後把兩者放在壹起。

我從來不稱方便面的開水,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煮還是先煮了再稱。基本上就是用手,用筷子順時針攪拌,直到變成壹個球。冷水團普通中筋加55%水硬度和硬度比較合適。兩者結合後,幹了就加水,濕了就加面,想幹嘛幹嘛。壹點問題都沒有。

越醒越好第壹次,感覺面團有點軟,不太確定,就放在袋子裏(怕風幹),醒了幾個小時後試了試。軟而不粘,不塌陷,筋也恰到好處。把藥切開,壓壹壓,搟皮,說是包子,比餃子大壹點,最好吃兩三口。皮的厚度比餃子略厚。

紅薯面團是甜的,餡料的選擇更重要。如果是甜膩的就要避免。最好是和面團有不同的、對比的、沖突的味道。新鮮油膩的野菜最好。

第壹天,餡料是面條(本想用山菜,但把凍面團搞錯了),泡好的香菇丁,黃花菜,木耳;上次的肉是用來做月餅的嗎?過油後,剩下五花肉渣;用醬油、鹽、少許花生油和少許糖調味。蔬菜水餃很珍貴,包的也不多,只有20多個。剩下300克左右的面團,直接裝袋放入冰櫃。

第二天把面團解凍後,我覺得壹切都很好。我剛去村裏做生意,阿姨堅持讓我買點蘿蔔。壹斤半,有些老了,做不了包,只好抄水,涼了,剁碎,榨幹;放220左右五花肉,泡木耳和金鉤紫菜;用花生油、醬油、鹽和少許糖調味。為了用面菜恰到好處,包不大,我數了38個。

燒開後,裝鍋。裝鍋時臨時開小火(燙傷),鍋內預鋪烹飪紙或濕籠布。大火蒸8-15分鐘,視餡料而定。第壹天是熟料,需要8分鐘;第二天餡料裏有生肉,12分鐘後蓋了壹會兒。

出鍋了。香氣撲鼻,吃到嘴裏基本滿足於找不到北的感覺,說不出,說不出的爽。

兩次嘗試後的經驗:壹是和面比較麻煩,可以壹次多做壹些,剩下的放冰箱冷凍保存。解凍後味道變化不大。第二,餡料要小而精,易於烹制。第三,熱面包又冷又硬,但耐二次加熱,所以我給老人準備了壹些,放在冷庫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