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烏龜為啥會有“疊羅漢”這種奇怪行為呢?

烏龜為啥會有“疊羅漢”這種奇怪行為呢?

外出遊玩時,在公園的池塘中或者是壹些放生池中,如果天氣很好,妳就會發現烏龜表演“雜技”-疊羅漢,有的是兩只疊在壹起,有的三只,甚至最多的時候能夠達到5只。那麽,問題來了,烏龜為什麽要疊羅漢呢?下面我們結合烏龜的習性來分析壹下原因。

那麽,問題來了,烏龜為什麽要疊羅漢呢?下面我們結合烏龜的習性來分析壹下原因。

烏龜疊羅漢可能的原因

關於烏龜疊羅漢的原因,我認為並不是壹個因素導致的,而是多個因素,具體要視情況而定。

第壹:空間。

烏龜是壹種變溫的爬行動物,它們的習性雖然偏水陸兩棲,但是大多數的烏龜(陸龜除外)大部分時間還是呆在水中的。由於它們不能調節體溫,所以當水溫過低時,它們體溫也隨之下降,為了讓自己的體溫回升,烏龜在陽光較好的午後通常會爬上水面上裸露的物體,比如石頭、木板等等,上去曬太陽。

但是,在壹些池塘或者放生池中,由於人的過度放生,烏龜的密度增加,水面上的凸起物又是有限的,所以,為了每只烏龜都能曬到太陽,它們采取了疊羅漢的方法。

第二:預警。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烏龜在自然界中的天敵也有很多,比如鳥類、蛇類、嚙齒類動物以及壹些小型的食肉動物都是它們的天敵,因此曬個太陽,如果不謹慎、小心,很可能把小命都弄丟了。但是烏龜的視線受脖子長短的限制,大多數的烏龜也就能看到與自己龜殼頂端相同的水平的視野,當疊羅漢時就不同了,在上層的烏龜的視野更加的開闊,更有利於發現天敵,從而及時地逃走。

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烏龜在自然界中的天敵也有很多,比如鳥類、蛇類、嚙齒類動物以及壹些小型的食肉動物都是它們的天敵,因此曬個太陽,如果不謹慎、小心,很可能把小命都弄丟了。

但是烏龜的視線受脖子長短的限制,大多數的烏龜也就能看到與自己龜殼頂端相同的水平的視野,當疊羅漢時就不同了,在上層的烏龜的視野更加的開闊,更有利於發現天敵,從而及時地逃走。

除了視野外,振動也是烏龜預判危險的重要依據,烏龜趴在地面上或者水面上,通過細微的振動來判斷危險。記得小時候,放學會經過壹個池塘,我們都知道烏龜中午要出來曬太陽,所以想要抓壹只,但是,盡管我們躡手躡腳然後偷襲,都不管用,這就是走路時地面微弱的振動被烏龜察覺到的原因。

而在烏龜疊羅漢時,上面的烏龜通常把四肢收起來的,然後用自己腹部的平面與底下的那壹只烏龜殼中間的平面相契合,這樣就穩穩當當的。不過,這個姿勢對於上面的烏龜來說有壹個好處,那就是來自於空氣中的振動會非常容易察覺到,這樣就能避免鳥類的偷襲。

因此,烏龜疊羅漢與池塘中烏龜的密度以及曬太陽空間的大小有壹定的關系,其次,疊羅漢後上層的烏龜視野開闊,對於空氣中的異常震動比較敏感,能夠起到預警的作用。

不過,這裏有壹個問題:家養的烏龜,即使空間足夠,也會有疊羅漢的舉動,它們也不需要躲避什麽天敵,為何也有這種行為呢?我們再從其他的角度找壹下原因。

烏龜疊羅漢其他的原因?

現在放生的龜類,都是人工飼養的,其中以巴西龜最為常見。在養殖池中,巴西龜的密度是很大的,所以會導致壹些巴西龜曬不到太陽,所以有了爬上同類的背上曬太陽的習慣。這只是其壹。

第二:這是壹種“越獄”行為。在龜類的養殖場,為了防止它們逃逸,周圍或者用水泥砌砌圍墻或用各種網,將龜牢牢地控制在壹個區間內。此時,龜如果想要逃,必然要爬高,所以它們壹只疊壹只得想要爬出去。在個人手裏也是壹樣的,寵物龜的棲息之所要麽是壹個狹小的塑料瓶,豪華點的呢會是壹個正正方方的玻璃容器。它們為了逃出去,已經嘗試了各種爬的方法,但是都因為內壁太滑以失敗告終,所以想要逃,只能是疊羅漢。

因此,養殖的龜通常會為了“逃走”而被迫學會了疊羅漢這技能,而且即便是疊羅漢曬太陽也是被逼無奈,因為只要空間足夠,它們盡量還是各曬各的。

總結

“疊羅漢”對於野生龜鱉是比較少見的壹種行為,但是對於放生的烏龜是比較常見的,基於這個前提,我認為它們喜歡疊羅漢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密度大,空間小、“越獄”以及警惕。

最後再重申壹遍,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動物,尤其是原本就不屬於我國的外來物種,比如羅非魚、巴西龜、清道夫等等,因為這並不是什麽善舉,而是借入侵物種的“刀”砍向了無數個本土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