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筋為多年生宿根性亞灌木狀草本植物,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良好庭院花卉。莖基部半木質化,直立性,具乳汁。?
多年生直立草本,灌木狀,高達80厘米,全株有白色乳汁;莖淡灰色,無毛或有微毛。葉膜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6-14厘米,寬1-4厘米,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而下延至葉柄,無毛或在脈上有微毛;側脈每邊約8條;葉柄長0.5-1厘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著花10-20朵;花萼裂片披針形,被柔毛;花冠紫紅色,裂片長圓形,長5毫米,寬3毫米,反折;副花冠生於合蕊冠上,5裂,黃色,匙形,有柄,內有舌狀片;花粉塊長圓形,下垂,著粉腺紫紅色。蓇葖披針形,長6-10厘米,直徑1-1.5厘米,兩端漸尖;種子卵圓形,長約6毫米,寬3毫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5厘米。花期幾乎全年,果期8-12月。[1]
栽培技術:
1、溫度管理
馬利筋由於馬利筋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環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
1、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
2、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
3、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2、肥水管理
對於盆栽的馬利筋,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 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幹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壹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葉面肥,或者1~5兩翠姆顆粒復合肥,然後澆上透水。
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壹次,但不用澆水。
3、田間管理
直播苗長出2~3對真葉時間苗,每穴留1株,間下平均數的小苗可繼續移栽。除草和松土是經常性的田間管理工作,基部適當堵土。隨著氣溫的升高以及適量地澆水,植株生長加快,6月下旬~7月上旬根部追肥1次。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每畝20~25kg。多雨時節要加強田間排水工作,雨後要及時松土,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並可以有效地控制根腐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