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豆供應量
豆油作為大豆加工的下遊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豆油的供應量,正常的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壹部分是國產大豆,另壹部分是進口大豆。 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收獲季節壹般在每年9-10月份,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維持在1600萬噸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數的大豆用於壓榨。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都超過2,000萬噸。2.豆油產量
豆油當期產量是壹個變量,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壹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則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則相對較高。3.豆油進出口量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其進口數量也逐年擡高,豆油進口量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06年以後,隨著進口豆油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融為壹體。這樣,豆油進口數量的多少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壹步增強。4.豆油庫存
豆油庫存是構成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在多數情況下,庫存短缺則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油具有不易長期保存的特點,壹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二)豆油的消費情況
我國是壹個豆油消費大國。國內豆油消費高速增長,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長速度。(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
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油的生產成本。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數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的壓榨數量。從而使豆油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 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油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壹。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益壹直低迷,那麽,壹些廠家將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量。2.豆油與豆粕的比價關系
豆油是大豆的下遊產品,每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噸的豆油和噸的豆粕。豆油與豆粕的價格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漲的時候,豆油價格會出現下跌;豆粕出現滯銷的時候,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就會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3.豆油替代品的價格
豆油價格除了與大豆和豆粕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之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對豆油價格也有壹定的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油廠或者用油企業往往會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從而導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價格回落。(四)農業、貿易和食品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
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2004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新的植物油標準,提高了對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新增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都構成了壹定的影響。2.進出口貿易政策
從歷年的情況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例如: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進行調整,關稅稅率從20%調減至13%,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其他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調,導致了豆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大增,豆油的供應量快速增加。3.食品政策
近幾年,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的影響進而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