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鹵水?吃多了會怎樣?

什麽是鹵水?吃多了會怎樣?

所謂鹵就是利用生抽與香料藥材調好的“鹵水”使食物致熟或令其入味的烹調方法。

經常和我們“碰面”的鹵菜,原來也不只是淡褐色有鹹味的肉那麽簡單,到底什麽是鹵?鹵從哪裏來?其中大有講究。粵式鹵水改變大鹹大甜上世紀80年代初以前,廣東人還壹 直享受著“壹般鹵水”以及“精鹵水(油雞水)”等傳統固定配方所帶來的鹵水品種,而制作鹵水使用的材料大多以香料藥材、清水或生抽為主,註重豉香,但缺乏肉味和鮮味,口感則以大鹹大甜為重點。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著粵菜對外界飲食交流的深化,粵式鹵水掀起了壹場“鹵水革命”。

在“要想燒雞好,香料加好湯”到“唱戲靠腔,煮菜靠湯”等壹系列調味概念的引導下,借鑒四川鹵水的調制之法,加入自身獨有香料配制的“潮州鹵水”隨之誕生。“潮州鹵水”中加入金華火腿、大骨、大地魚、瑤柱等鮮味原料,使得“新派”的鹵水品種不僅帶有濃香的藥材香味,還增加了鮮味和肉味。

“潮州鹵水”和“白鹵水”、“精鹵水”成三足鼎立之勢,令粵式鹵水食品更增齒頰留香之魅力。

豉油雞:豉油雞的名氣在粵菜中非常大,是粵菜鹵味之佳作,乃至目前還有很多鹵水熟食檔依舊稱“油雞檔”。豉油雞選用騸雞,從尾部開肚取臟,用鹽腌10分鐘左右,然後反復數次灌熱鹵水入雞肚中,令雞內外溫度壹致後才將雞投入鹵水之中。鹵浸30分鐘左右即可熄火,浸約15分鐘就可以了。豉油雞素有“皮爽肉滑、骨透芳香”之譽,上桌時配上鹵汁,口感甘香,連骨頭都帶著香味。

鹵水拼盤:將制作拼盤的鵝掌、豬肚、鵝肉等用熱水撈過之後,放入鹵水中浸鹵。各種原料需要的鹵制時間不同,在20分鐘到45分鐘之間,鹵好裝盤時分類拼砌,看上去十分豐盛。贛鹵醬鴨中藥當家江西老表寶貝不少,除了煨湯以外,還有壹樣膾炙人口的美味——鹵味。江西鹵水店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甚至不去大肆地張揚自己的地域色彩,但是做東西卻有自己的特色,低調生存,然後用鹵香慢慢將人心浸透。

從其口味來看,贛鹵雖然較辣,但辣卻不似四川、湖南那樣潑辣,而是初到口中微辣,很容易讓人適應,而壹旦吃得罷不了口時,才會覺得整個嘴巴都已經火辣辣的。

除了微辣,江西的鹵味還有兩大主要特色。首先是顏色重、味道重,這是因為這些鹵味從浸泡到鹵的過程十分漫長,等味道完全滲透進入之後,色彩也變得濃重,而且麻辣鮮香體現得十分明顯。

另外壹大特色是中藥成分重,江西的鹵味都是配有特制的中藥包鹵制而成,壹方面有滋補的功效,另壹方面也使香味更加濃郁。

醬鴨:鴨子的選擇非常考究,都是專門采用鄱陽湖的紅毛鴨,而且是在120天左右的放養的小鴨,因為再老壹些的鴨子肉質就會較硬,再嫩壹點的水分較大,都會影響口感。

在江西南昌,煌上煌的醬鴨壹如烤鴨之於北京,儼然成了城市的壹張名片。好吃是有來頭的。壹只醬鴨要加入30多種中藥,經過幾十道工序、約20個小時才能制成。

鴨脖子:鴨脖子其實同雞腳壹樣,肉少骨多,但是如果鹵夠了時間,味道就會進入到每個骨頭的絲絲縫隙,在用盡各種技巧和功夫之後,把骨頭縫隙中的肉吃到,把味道吮吸到,才是吃鴨脖子的樂趣。剛入口之時,並未感受到辣的感覺,表層的鴨肉肉質比較緊,咬起來很有口感,吃完表層的肉之後,就要看自己的牙齒和舌頭的功夫了。有人吃得比較浪費,很多地方草草啃上幾下,覺得無從下口就放棄了,而會吃的人會把細枝末節裏的肉都慢慢吃到,吃得很徹底很幹凈。南浸清淡北鹵油鹵,是壹種高級的烹飪方式,從吃生肉走到這壹步,過程還著實漫長。

自烹具出現,人們對飲食新法的向往和追求,不僅使烹調方法不斷增加,而且使調味的用料已不局限於礦鹽或海鹽,周代時“醢”———肉醬的出現,使飲食和烹調有了壹個質的躍進。先民發揮聰明才智,又使“醢”演變出用小麥、黃豆等制出的“豉”或“醬”,但“醬”及“醬油”只是局限於作為小食和酒之用,還未有善用於烹調的論述。而醬,已經是“鹵”的雛形。

有了炊具之後,人就開始折騰烹飪技法。“甑”、“蒸”、“炸”、“瀹”、“烙”等法也隨之先後產生。從這種種原始烹調方法,逐漸發展到《齊民要術》中介紹的“綠肉法”,也就是“鹵”與“浸”的當然鼻祖。到明清時期,“鹵水”的材料和配方基本固定,從此,“鹵”這種制作方法正式登上臺面。

和“鹵”孿生的是“浸”,“鹵”味重而“浸”味輕,中國菜系根據地域不同有所區分。中原之地氣候變化大,需要在飲食之中補充熱量來滿足需求,故以“味重”、“多油脂”為主;西北特別是巴蜀之地,因環境的優勢,則以“辛香”、“麻辣”見長;而嶺南地區,特別是廣東壹帶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口味以“清淡”、“爽口”著稱,故有“南浸北鹵”之說。

不同的流派所用的鹵水主材料大致相同,但分量多少以及制作方法則讓味道迥異。其實分量這東西本無定論,自己才能調出自己的口味來,有閑情,自家做點鹵肉鹵雞蛋吃吃,也悠哉遊哉。

鹵水的使用及保管方法

壹 鹵水的使用

1?凡動物性原料在鹵制前均需先做氽水處理,否則原料直接下鍋後,會導致鹵水急劇減少,從而造成菜品口味過鹹。

2?壹鍋上好的鹵水,應經常鹵制鮮味較濃的動物性原料,這樣才能增加鹵水的鮮香味。有壹句行話叫做“鹵水越老越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3?豬肉和雞、鴨、鵝、兔這類鮮香味較濃的原料,應與異味較重的牛、羊肉及各種動物“下水”?如肥腸 原料分開使用鹵水,以保證鹵水和鹵制菜品的質量。

4?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鹵水的色澤、香味、鹹度以及湯汁是否充足等,壹旦發現某方面有所減少應及時補上,即我們常說的“缺啥補啥”。

二 鹵水的保管

1?鹵水經過壹段時間的使用後,會留下少數原料或香料的殘渣,這時便需要進行過濾,以此來保證鹵水的質量。

2?鹵水經反復使用後湯汁會變得比較濃稠,雖經過濾,但還需“清掃”,即用幹凈的動物血液與清水混合後,徐徐加入到燒沸的鹵水中,這便是利用蛋白質的吸附和凝固作用,吸去鹵水中的雜質,以使鹵水變得清澈,講究壹些的還要用瘦肉茸對鹵水進行“清掃”。但需註意,每鍋鹵水清掃的次數不能過多,以免鹵水失去鮮香味。

3?鹵水中浮油要經常打掉,最好使鹵水表面只保留薄薄的壹層“油面子”。否則,油脂過多,容易使鹵水變質?脂肪氧化變質所致 。

4?鹵水在不使用時,應燒沸後放入搪瓷桶內,令其自然冷卻,且不要隨意晃動。另外,桶底還應墊上磚塊,以保持底部通風。若是夏天,鹵水必須每天燒沸,如果有條件,還可放入冷庫中存放。鹵水在長期不用時,也應時常從冷庫中取出燒沸,冷卻後再放入庫中。

以上僅是筆者制作川式鹵水的壹點經驗和體會。但烹飪是變化之學,所以讀者在調制川式鹵水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掌握鹵水的用料及調制方法,這樣才能調制出令人滿意的鹵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