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粘蛋,又稱“桂花蛋”,起源於山東省煙臺市,屬於魯菜,起源於河南省安陽市。
三不粘鍋是由雞蛋、澱粉、糖和水制成的。它不僅色澤金黃,而且味道鮮美。更令人驚訝的是,它不粘盤子、筷子、牙齒,這也是它被稱為“三不粘”的原因。
空氣球色澤金黃,蛋嫩香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特別適合老人和幼兒食用。
練習1
食品
蛋黃150g,糖100g,融化豬油150g,綠豆粉50g,少許香油和水200g。
步驟
1.將蛋黃放入碗中,加入白糖,然後用清水將綠豆粉浸泡成粉汁,倒入蛋黃碗中攪拌均勻備用。
2.把炒鍋洗幹凈,放在火上。先加入融化的豬油(100g)。四成熱時,倒入調好的蛋黃澱粉漿,邊炒邊用勺子攪拌,不斷將融化的豬油倒入炒鍋,防止粘鍋。翻炒十分鐘,待蛋黃澱粉漿由稀轉稠,豬油和蛋黃融為壹體時,倒入香油(此時不粘鍋不粘勺),然後出鍋拖至盤中。
三不粘練習二
食品
蛋黃12,糖250克,幹澱粉150克,熟豬油100克。
步驟
1.將蛋黃放入大碗中,加入600g幹澱粉、白糖和溫水,用筷子攪拌均勻至細膩。
2.將炒鍋放在中火上,加入40克熟豬油加熱,倒入準備好的蛋黃液,快速攪拌。當蛋黃液呈糊狀時,將60克熟豬油慢慢加入鍋中,不斷用勺子推攪。翻炒約10分鐘至蛋黃糊變軟變濃,顏色為黃亮,不粘鍋即可上桌。
烹飪鍵
1,用新鮮雞蛋,不要壹點蛋清。綠豆澱粉又白又濃,適合做這道菜。
2.調向壹致,否則蛋白質分子排列混亂,食物不成功。
3、這道菜要求火候把握好,要讓火熬成糊狀,中小火翻炒,雙手並用,壹手翻炒,壹手上油,至少要翻炒四五百次。顏色由淺黃到淺黃再到土黃色,蛋黃溶解有豬油和澱粉。壹般需要8到9分鐘才能成功。
4、炒菜這道菜容易粘鍋,要經常用掃帚把粘在鍋邊的蛋液擦幹凈,糊了也可以換鍋。
三不粘做法三
食品
雞蛋12個,花糖15g,白糖200g,山楂餅100g,熟豬油150g,濕澱粉40g。
步驟
1,雞蛋打裂,用12個蛋黃和4個蛋清在碗裏攪拌。
2.鍋中加水400克,加入白糖,加水煮沸,撇去浮沫,放涼,濾出雜質,與桂花糖、濕澱粉混合在蛋糊中。
3.炒鍋放入125g熟豬油。等火三成熱的時候,再壹個壹個的把糊倒進去。小火翻炒,不斷攪拌,逐漸加入25克熟豬油至雞蛋不粘勺,出鍋裝盤。可以撒上山栽糕丁做成“長壽”或“幸福”二字。
烹飪鍵
1,壹定要選最好的澱粉(也就是綠豆澱粉)來做“三不粘”。
2.翻炒糊,同方向攪拌,使蛋黃、油、生粉充分乳化至顏色呈淡黃色,不粘鍋時取出勺子。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三不粘”的主料蛋黃,營養豐富。蛋黃味甘無毒,有清熱、暖胃、鎮靜、消炎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說:“烏雞養陰補血,清熱解毒,治腹瀉,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