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書蟲媽媽
初為人母總是令人喜悅,然而,從此媽媽的生活中就多了那壹份操不完的心。尤其是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發育還不完善,許多與生俱來的反射還沒有消退,稍不註意,就會引發很多問題,讓媽媽們身心疲憊,徹夜難眠。
其實,在照顧0-3個月的寶寶時,提前了解清楚寶寶的發育特征和生長規律,學習好應對方法,照顧小寶寶也沒有想象的那麽可怕。那麽,寶寶出生後前三個月,生長有什麽規律呢?應該怎麽去照顧好這個階段的寶寶呢?下面我們壹起來學習。
寶寶的睡眠與營養壹樣重要,好的睡眠是寶寶 健康 發育的基本保障。新生兒是在甜美的睡眠中成長的,怎麽做好寶寶睡眠護理呢?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
新生兒正常睡眠情況
新生兒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是16~20小時,白天與晚間的睡眠時間基本相同。睡眠周期短,每次睡眠時間從30分鐘到3小時不等,通常睡眠3~4小時,覺醒1~2小時。此階段,睡眠是寶寶每天最主要的事。
父母應該怎樣做呢?出生的第壹周,新生兒清醒15~30分鐘就會感覺累了,因此除了吃奶外,要盡量把寶寶放到床上,幫助他進入舒服的睡眠。 出生後2~4周,護理原則:只要寶寶餓了,就給他餵奶;寶寶尿濕了,就給他護尿褲;寶寶想睡覺了,就讓他睡覺。
如何讓新生兒睡得好
為了讓寶寶睡得好,父母要盡量給寶寶營造壹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寶寶的睡眠環境的溫度以24~25 ,濕度60%左右比較適宜。 寶寶睡覺的時候,不要讓他穿太厚的衣服,純棉寬松睡衣最合適。
給寶寶蓋的被子不要太厚,我的經驗是用厚薄適宜的嬰兒睡袋比較安全又舒適。 同時,晚餐不要給寶寶吃得過飽或過少,以免使寶寶因胃腸不適或饑餓而影響到睡眠。
寶寶睡眠不好怎麽辦
新生兒睡眠不安,壹天睡不到16小時,媽媽就要引起註意,尋找影響寶寶睡眠的原因。因為寶寶睡眠不好,會使寶寶生理功能紊亂,食欲不佳,抵抗力下降,生長發育減慢。
當寶寶睡不好時,媽媽就要仔細查找原因,是餓了?太熱了?尿布濕了?身體哪裏不適了?要及時分析出影響寶寶睡眠的原因。 餓了要及時給寶寶餵奶;太熱了要調節室內溫度並給寶寶穿上合適的衣服;尿布濕了要及時更換,保證小屁屁幹爽舒適;身體不適要及時帶寶寶去檢查。
哭,是寶寶表達自己需求的壹種方式,2個月的寶寶就會逐漸用不同的哭聲表示不同的需求,以吸引父母對他的重視與滿足。 媽媽應該逐漸從寶寶不同哭聲來判別,給予正確的處理方法。
那麽,父母如何判斷寶寶的哭鬧?下面給大家詳細分析寶寶哭聲及解決方法:
①寶寶撒嬌需要關愛的哭聲:
發出的哭聲比較高,這時的哭泣大多不會流出眼淚來,當媽媽來到了寶寶面前,寶寶會雙眼盯著媽媽,壹副著急的樣子,嘴裏還會發出聲音。
解決方法: 這時媽媽可以輕輕拍壹拍寶寶或者抱壹抱寶寶,讓寶寶感覺到媽媽的在陪伴他,給他關愛。
②饑餓時的哭聲:
當寶寶肚子餓了,想吃奶的時候,發出的哭聲很大並多混有“m”音。聲音由小變大,很有節奏,不急不緩。當媽媽用手指輕輕碰寶寶的嘴巴,寶寶會立即有吸吮動作,手拿開,會哭得更厲害。
解決方法 :媽媽盡快去洗手,抱起寶寶,給他餵奶。
③困倦、難過時的哭聲:
寶寶困倦、想睡覺時的哭聲,呈陣發性,壹聲聲不耐煩地哭,比撒嬌時的哭聲稍微低沈壹點。寶寶會有這種反應,常因室內人太多,噪聲很大,空氣不流通,室溫過高所致的。
解決方法: 盡快抱寶寶到壹個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讓寶寶在安靜的房間躺下來,很快就會停止啼哭,安然入睡。
④尿不濕時的哭聲:
尿濕性啼哭強度較輕,沒有眼淚,常在吃完奶或睡醒後,寶寶的哭聲長短不壹,高低不均,沒有規律,邊哭邊活動小屁股。
解決方法: 媽媽盡快進行更換尿片的工作,給寶寶換上幹凈的尿布後,他便停止哭鬧。
⑤腸絞痛哭聲:
寶寶哭起來是好像生氣了使勁發泄壹樣,連續不停地尖聲大哭,用任何方式都無法安慰,甚至絲毫無法減弱哭鬧的程度,直到哭夠了時間才會沈沈睡去。 (腸絞痛判斷方法:寶寶每天可以連續哭上3個小時,每周這個哭法有3天以上,並且持續3周以上。壹般發生在傍晚。)
解決方法: 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但可以通過這些方法適當緩解寶寶的不適。
當了媽媽後,大多數媽媽都喜歡研究寶寶的便便,如:今天寶寶拉的便便是什麽顏色?寶寶今天拉了幾次便便?寶寶的便便是稀的還是幹的?有的媽媽會發現,寶寶滿月後,特別是進入第三個月,經常2~3天才排便1次,有時還8-10天不排便。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媽媽都非常擔心寶寶是不是便秘。
“攢肚”是指寶寶在滿月後,由於胃腸道對母乳的消化、吸收能力提升,從而導致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導致3天至5天,甚至壹周及以上的時間沒有排便的壹種情況。
那麽,寶寶出現攢肚怎麽辦?
寶寶攢肚是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爸爸媽媽不必過度緊張和焦慮。如果爸爸媽媽實在擔心,可以做以下措施輔助刺激腸蠕動,幫助寶寶消化,增加寶寶腸道的蠕動。
小書蟲媽媽溫馨寄語:
寶寶的 健康 發育離不開父母的正確餵養和護理。以上照顧0~3月寶寶的方法,妳學會了嗎?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