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重陽節好詞好句好段

重陽節好詞好句好段

重陽節好詞好句好段如下:

壹、好詞

1、重陽:指農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的日期。

2、重九:同“重陽”,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3、登高:重陽節的重要活動之壹,指登高山、高塔等,寓意遠離疾病、祈求健康。

4、闔家團圓:全家人團聚在壹起。

5、團團圓圓:是“團圓”的修飾詞,具有喜慶吉祥的意義。

6、燈火通明:描述燈光火光將黑夜變得非常明亮。

7、張燈結彩:掛上燈籠,系上彩綢。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8、皓月當空: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著大地,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晴和。

9、滿城風雨:城裏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壹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10、過時黃花: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二、好句好段

1、人老不失戎馬誌,余熱生輝耀九重。振興九洲心不老,祝與青松永同齡。我們忠心的祝福您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2、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3、明日黃花、尊老敬老、源遠流長、傳統美德、天高氣爽、秋高氣爽、感恩、登高、思親。

5、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裏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蘊著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6、重陽這壹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壹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7、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8、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壹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9、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壹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10、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壹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簡介與習俗

壹、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壹元復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二、習俗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項,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壹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壹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藥、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