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又名束竹、楓葉藤、小蟲臥草、紅絲草、紅葛藤、山虎、紅葡萄藤、巴山虎、葡萄植物。夏季開花,開黃綠色小花,結紫黑色漿果。
爬山虎通常爬在墻上和巖石上。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活血化瘀,消腫解毒;水果可以釀酒,但是它的根部會分泌酸性物質腐蝕石灰石,它的根會沿著墻體的縫隙鉆入其中,使縫隙過大甚至墻體嚴重斷裂坍塌。
形態特征:
藤本:爬山虎是壹種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外形與野生藤本相似。藤莖可長達18米(約60英尺)。
表皮有皮孔,髓為白色。枝條粗壯,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紅色。枝條上有卷須,卷須短且多分枝。卷須頂端和尖端有粘性吸盤,可以吸附在物體上,無論是巖石、墻壁還是樹木。
花:爬山虎夏季開花,花小,叢生不明顯,黃綠色或漿果紫黑色,與葉相對。花多為兩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常著生於兩片葉之間的短枝上,長4 ~ 8厘米,比葉柄短;花5個號;花萼全緣;花瓣先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
爬山虎的花期為6月。
葉:爬山虎葉互生,小葉厚,基部楔形,變異大,邊緣粗鋸齒,葉脈對稱。花枝上的葉寬卵形,長8 ~ 18 cm,寬6 ~ 16 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葉分為3小葉,基部心形。葉綠色無毛,背面有白粉,葉背有柔毛葉脈,秋天變成鮮紅色。幼枝上的葉子很小,經常不分裂。
果實:爬山虎的漿果呈小球形,成熟時呈藍黑色,為白粉和鳥類所喜。
爬山虎的結果期為9月至65438+10月。
生態習慣:
爬山虎適應性強,喜潮濕環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瘠薄,氣候適應性廣。在暖溫帶以南的冬季也能保持半常綠或常綠。耐修剪,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潮濕或陽光充足的地方都能茁壯成長,但在潮濕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最好。爬山虎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很強的抵抗力,對空氣中的灰塵有吸附能力。
爬山虎好走,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壹根根莖2厘米粗的藤條,種了兩年,墻面綠化覆蓋率可達30 ~ 50平方米。觀賞價值:
爬山虎表皮有皮孔,夏季枝葉茂密,常攀附在墻壁或巖石上,適合種植在圍墻、柵欄、花園入口、橋頭的石脊上。可用於綠化房屋墻壁和公園巖石,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降溫、調節空氣、降低噪音。
由於爬山虎的莖葉茂密,覆蓋在房屋的墻壁上,既能遮擋強烈的陽光,又能因葉片與墻壁之間的空氣流動而降低室內溫度。作為屏障,既能降低環境中的噪音,又能吸收飛揚的灰塵。爬山虎的卷須吸盤還能吸收墻體的水分,有助於使潮濕的房子變幹;在幹燥的季節,濕度可以增加。
爬山虎是垂直綠化的首選植物。垂直綠化又稱攀緣綠化,是利用攀緣植物攀緣生長到建築物或腳手架上的壹種綠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攀緣植物,它借助吸盤沿墻攀爬。種植時間長了,茂密的綠葉覆蓋著建築的外墻,就像穿上了綠色的衣服。春天,爬山虎生長茂盛;夏天,開黃綠色的小花;秋天,爬山虎的葉子變成橙色;這使得建築的色彩多種多樣。除了爬山虎,牽牛花和紫藤也可用於垂直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