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2020-04-15

2020-04-15

由於妊娠期激素的變化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出現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十分常見。目前,妊娠期糖尿病已成為威脅我國母嬰健康的重要問題。

解決孕期血糖控制問題的對策主要是控制總能量,增加營養密度,提高食物飽腹感,降低血糖負荷(GL),減少食物的餐後血糖波動。

白米、白面容易升高餐後血糖,可部分改為全谷物、澱粉豆類制成的主食。比如白饅頭換成小麥胚芽黃豆粉的全麥饅頭,大米換成大米小米燕麥米,白米粥換成紅豆紫米蒸糙米,等等。

這樣可以在供給足夠碳水化合物的同時,降低餐後血糖反應。同時可以大大增加B族維生素和鉀的攝入,補充更多的膳食纖維,幫助預防孕晚期便秘。

最好在吃主食之前吃。日本研究證明,先多吃蔬菜,再壹起吃壹口菜地,比馬上吃米飯更有利於控制血糖波動。

綠葉蔬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葉酸(但烹調後會損失50-90%)、維生素K、鈣、鎂和膳食纖維,還含有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烹調後仍有飽腹感,適合作為血糖控制餐。蘑菇、香菇、木耳等菌類也有很好的增強飽腹感的作用,可以和綠葉蔬菜壹起食用。

蛋白質有利於延緩消化,提高飽腹感。因此,在控制孕期高血糖的過程中,壹定要充分發揮蛋白質食物的作用。碳水化合物可以節省蛋白質,主食和蛋白質食物的搭配也可以保證在食量減少的情況下,優質蛋白質食物在胎兒生長發育中得到充分利用和更有效的利用。

此外,用魚和牛奶代替部分肉類有助於血糖控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鈣和魚中所含的n -3脂肪酸(a-亞麻酸+DHA)有利於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許多研究發現,吃大量的油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控制脂肪攝入和控制白澱粉壹樣重要。遠離油炸食品和含有大量脂肪的面食和蛋糕,減少菜肴中的食用油量。

日常食用油主要富含w-6脂肪酸,而不是胎兒發育急需的n -3脂肪酸(a-亞麻酸+DHA)。大部分準媽媽身上的脂肪太多,足夠給胎兒替代食用油了。建議烹飪用油先用茶籽油和橄欖油,因為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茶籽油和橄欖油更有利於血糖控制。

就算叫“無糖”也不要選。白澱粉和糖可以升高血糖,但即使添加阿斯巴甜、木糖醇或麥芽糖醇來增甜,也不能解決它含有大量白澱粉和大量脂肪,兩者對控制血糖都不好的事實。

水果有益健康,但有些準媽媽聽說水果能讓寶寶皮膚變白,每天吃1kg水果,對身體不好。

水果中的蛋白質含量很低。如果大量吃水果,減少主食,不利於蛋白質中的供給;如果在不減少主食的情況下大量吃水果,糖分過多不利於控制血糖。因此,建議每天攝入水果250g,優先選擇蘋果、桃子、草莓、獼猴桃、橙子等低血糖反應的品種。

主食不要煮得太軟太爛,也不要糊、打、榨汁。雜糧搗碎、蔬菜打漿、水果榨汁等處理方式會使食物過於容易消化吸收,消化後產生的葡萄糖會迅速進入血液,必然導致餐後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幹預不僅要有效控制血糖,還要滿足胎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需求。這就要求媽媽每天要控制熱量,還要補充多種營養物質,滿足胎兒和母親的需求。對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議使用Vita II進行幹預:

Vita II作為專業的醫用維生素,含有活性葉酸、B6、B12、甜菜堿、α-亞麻酸、DHA、鈣、鐵、鋅等21種活性營養素,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有效滿足胎兒的營養需求。

此外,Ivitar II配方中的活性葉酸+B6+B12+甜菜堿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雙效多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DHA)能同時增強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有效降低孕期血糖。

綜合應用上述飲食措施,可有效降低餐後血糖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也提示,直到最後三個月控制血糖和體重增加,效果可能並不理想。如果能在孕前3個月確定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在孕4 ~ 6個月開始調整,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