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肝功能正常值的檢查項目

肝功能正常值的檢查項目

血清蛋白

血清總蛋白:60-80 g/L(克/升)

血清白蛋白:正常情況:40~55g/L

血清球蛋白:正常情況:20~30g/L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1.-2.∶

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檢測是反映肝臟功能的關鍵指標。因為肝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以及白蛋白半衰期較長等原因,所以只有當肝臟損害達到壹定程度時才能並發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的變化,而急性或局部肝損害時這兩個指標多為正常。因此,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檢測大都用在反映慢性肝損害,並可反映肝實質細胞的儲備功能。總蛋白減低常與白蛋白減低壹同出現,總蛋白增高常同時伴有球蛋白增高。

常用血清酶

谷丙轉氨酶(ALT):5-40 U/L(單位/升)

谷草轉氨酶(AST):8-40U/L(單位/升)

ALT /AST≤1

二者升高見於: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動期、肝癌、脂肪肝、膽囊炎、膽管炎,急性心肌梗融死、心肌炎、多發性肌炎、酒精性肝炎(AST升高明顯);

肝炎時二者均可明顯升高;黃疸前期,往往AST > ALT,不久AST < ALT;恢復期壹般ALT恢復較慢;

二者持續增高,說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小於1,可能是慢性遷延性肝炎;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大於1,可能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堿性磷酸酶(ALP)

ALP:40-110 U

各種肝內、外膽管阻塞性疾病,ALP明顯升高;肝炎等累及肝實質細胞的肝膽疾病,ALP僅輕度升高。

γ-轉肽酶(γ-GT)

γ-GT< 50 U

血清膽紅素

總膽紅素(STB):1.71-17.1μmol/L(微摩爾/升)

直接膽紅素(CB):1.71-7μmol/L(1-4mg/L)。

間接膽紅素(UCB):1.7-13.7μmol/L

血清膽紅素是重要的判斷肝細胞損傷程度的預後情況的指標。

1、當肝病患者的膽紅素明顯升高時,表明有較嚴重的肝細胞損傷;若長期異常時,提示有轉為慢性肝病的可能;短期內急劇升高,表明病情危重;

2、慢性活動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急性黃疸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阻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新生兒黃疸、膽石癥、胰腺疾病、輸血等均可增高。

3、TBIL可結合DBIL及癥狀等鑒別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CB/STB

膽紅素總量(STB)正常情況:臍血<34μmol/L0~1天<103μmol/L3~5天<205μmol/L其後<34μmol/L

成人:1.7~17.1μmol/L

膽紅素總量增高、間接膽紅素增高: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惡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膽紅素總量增高、直接與間接膽紅素均增高: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變,中毒性肝炎等。

膽紅素總量增高、直接膽紅素增高:肝內及肝外阻塞性黃疸,胰頭癌,毛細膽管型肝炎及其他膽汁瘀滯綜合征等。

註意:臨床上STB、CB和UCB測定基本上用在黃疸的確診和黃疸類別的辨別。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正常情況:改良穆氏法<500nmol.s-1/LReitman法2~30U。

增高:急慢性肝病,膽道感染,膽石癥,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衰,肺梗塞,流腦,SLE等。兒童,寒冷,過度勞累,劇烈運動,溶血反應亦可升高。

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正常情況:改良穆氏法<667nmol.s-1/LReitman法3~30U

增加:心肌梗塞(發病後6h明顯升高,48h達高峰,3~5天後恢復正常),各種肝病、心肌炎、胸膜炎、腎炎、肺炎等亦可輕度升高。GOT有兩種同工酶,存在於胞漿內的稱s-GOT,存在於線粒體內的稱為m-GOT.GOT同工酶測定有助於了解組織損傷程度,心肌、肝、腎病變時。s-GOT升高;組織損傷時m-GOT才能在血清中測得。心肌梗塞時,m-GOT先於s-GOT而升高。

谷氨酰轉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壹般小於40單位。

總膽固醇(Ch)

總膽固醇包括遊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正常值是:成人膽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兒童膽固醇3.12~5.20 mmol/L(120~200mg/dl)。

肝臟是合成和貯存膽固醇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國內外專家推薦成人理想膽固醇值為<5.2mmol/L。

血氨

正常人體內遊離血氨含量極低(血氨正常值20~60μmol/L)。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壹種糖蛋白,英文縮寫AFP。主要在胎兒肝中合成,分子量6.9萬,在胎兒13周AFP占血漿蛋白總量的1/3。在妊娠30周達最高峰,以後逐漸下降,出生時血漿中濃度為高峰期的1%左右,約40mg/L,在周歲時接近成人水平(低於30μmg/L)。

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和凝血酶原時間(PA)

凝血酶原活動度正常值75%~100%。凝血酶原時間正常值為12-14秒。凝血酶原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鐵蛋白(SF)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鐵蛋白,但不同的檢測法有不同的正常值,壹般正常均值男性約80-130ug/L(80-130ng/ml)女性約35-55ug/L(35-55ng/ml)

前白蛋白(PA)

正常值:25-38ug/dl。由肝細胞合成,在電泳分離時,常顯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僅約12小時。因此,測定其在血漿中的濃度對於了解蛋白質的營養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轉鐵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病越重,值越低。

甘膽酸(CG)

正常人血清甘膽酸含量:1.3±0.8mg/L,範圍0.4~2.98mg/L,肝炎診斷低限值為<3.18mg/L。

透明質酸(HA)

正常值:2-110ug/dl。由肝內皮細胞攝取分解,肝功能受損時,血清中HA升高,對預測肝纖維化有壹定的參考價值。

膽堿酯酶

正常範圍:比色法:130~310U/L;

酶法:兒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歲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歲)4300~11500U/L。

膽汁酸(TBA)

正常值:血清總膽汁酸(TBA)<10μmol/L;血清氨膽酸(CG)<2.6mg/L; 鵝脫氧膽酸(CDCA)<1.61μmol/L;

膽汁酸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機陰離子,其代謝情況主要受肝臟控制,當肝功能損害時,其升高往往比膽紅素早而明顯。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