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2020版《0-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妳的孩子達標了嗎?

2020版《0-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妳的孩子達標了嗎?

只要孩子湊在壹起,旁邊的家長難免會比個頭,比體重。還要問對方:“妳的孩子吃得多嗎?有多高?”如果寶寶吃得好,長得快,心裏自然會有些小竊笑。但如果孩子在同齡人中又瘦又矮,家長就會暗自焦慮,擔心孩子會落後。

比如我帶蔔蔔打預防針的時候,聽壹個老奶奶說:“我孫女去年的褲子今年還能穿,今年也沒怎麽長。”去年穿的剛剛好的褲子今年還能穿,寶寶真的長得不快。難怪這位老奶奶會擔心。

但是,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比別人矮不代表發展落後。那麽,不同階段的寶寶身高體重是多少呢?

首都兒科研究所發布了2020版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標準差單位數值表。家長不妨對比壹下,看看自己的寶寶是否在標準範圍內。

妳覺得這兩張圖怎麽樣?

首先,男孩和女孩被分成兩組。在他們各自的圖表中,左邊第壹列找到嬰兒對應的年齡,然後橫向找到嬰兒的身高範圍。

“中值”代表標準。在-2SD到+2SD之間,也屬於正常範圍,但家長不可大意。如果高度小於-2SD,則矮;如果大於+2SD,說明寶寶長得太快了。

換句話說,我們壹半的孩子沒有達到平均水平。即使父母身高優秀,也有壹半以上的孩子達不到遺傳預期的身高。

孩子的身高真的會直接影響他以後的形象,也會關系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大小永遠會觸動我們的心弦。

是什麽決定了那個寶寶的身高,又有哪些因素影響?

北京協和醫院產科醫生孫念勛認為,孩子的身高75%取決於遺傳,剩下的25%由環境決定。

遺傳:

毫無疑問,壹個人的身高首先受父母遺傳的影響。如果父母雙方都不高,孩子長不高的幾率很大。如果父母都很高,孩子生來就有長高的潛力。但是如果只有我爸媽壹個高,妳怎麽看?

孫念勛博士給出了這樣壹個計算公式,可以預測我們的孩子將來會長多高:

(公式建議收藏喲~)

比如父親是180cm,母親是160cm,那麽兒子將來很可能是(180+160)1.082 = 183.6cm。而女兒,可能就是(180 0.923+160)2 = 163cm。

可見,孩子的身高不是壹方決定的,而是父母雙方決定的。這種計算方法是計算孩子有可能繼承的身高。然而,這不是絕對的。因為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環境:

孩子的身高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比如鈣。孩子的骨骼生長離不開鈣。如果寶寶處於快速發育階段,鈣供應不足,那麽骨骼生長很難跟上節奏。

另壹個是營養。寶寶的生長發育離不開主要營養素的相互作用。營養不足會直接導致寶寶生長發育遲緩。營養過剩可能會導致性早熟,進而導致骨骺提前閉合。

兒科醫生崔玉濤認為,長骨兩端的骨骺線壹旦閉合消失,就意味著骨頭不會再長出來。

另壹個是生長激素的分泌。只有生長激素分泌正常,寶寶才會健康生長發育。

所以除了父母遺傳,還要特別註意環境因素對寶寶的影響。盡量把握這25%的機會,在先天的基礎上,為寶寶的身高多爭取幾厘米。

要讓孩子在遺傳的基礎上成為“後天的玩家”,需要我們的父母在平時多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營養均衡

寶寶壹出生,最好母乳餵養到半年或壹年。有條件的,甚至可以餵2年。母乳中所含的營養足夠寶寶半歲前的發育。6個月後,要註意及時補充鐵。輔食也要由細到粗,由單壹到多種。

但是不要壹聽到要說什麽就省下足夠的精力給寶寶補,以免造成性早熟。營養補充雖然重要,但均衡合理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2.適當運動

科學的運動不僅可以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遺傳潛力。

小壹點的寶寶,不要只是抱著,要讓他們適當活動。比如壹歲以內,可以結合成長規律,讓他們練習擡頭、翻身、攀爬。當妳能走路的時候,妳可以每天帶妳的寶寶出去散步,鼓勵他們多走路。

大壹點的孩子可以嘗試各種安全的戶外運動和遊戲。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讓妳暴露在陽光下的紫外線下,這有助於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促進骨骼生長。

3.保證充足的睡眠

高質量的睡眠可以更好地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美國育兒專家西爾斯博士認為:

如果寶寶對應的睡眠時間沒有那麽長,家長也不用擔心。如果寶寶晚上睡得好,白天精力充沛,情緒狀態好,說明他的睡眠時間沒有問題。相反,如果孩子晚上總是醒,睡眠質量可能不高,家長要及時幫助寶寶糾正。

4.把握成長和身高的關鍵期。

幼兒期和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兩個關鍵時期。這期間,孩子的頭往往會明顯向上。這兩個時期家長要多註意以上幾點。

母親杜鵑說:

相關閱讀推薦:

1.大腦發育良好的嬰兒在嬰兒期往往會有形象反應,反應越多,智商越高。

2.寶寶智商高不高,在嬰兒期就能看出來。成長為聰明寶寶有幾種類型的表現。

3.寶寶反應快是高智商嗎?心理學家給出了壹些培養高智商孩子的建議。